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第67章 权力分布(求首订)

第67章 权力分布(求首订)(1 / 2)

第67章 权力分布(求首订)

面对夏元璋的千恩万谢,朱传仁表示这都是小事。

虽然他说要回家跟朱开山商量一下,但他心里有数,朱开山肯定会同意。

用一个孙子换夏家几代人的财富,还有夏元璋自始至终跟他们一条心,这个买卖值!

“对了,传仁啊,你之前说有几件事找我帮忙?”

“对!除了刚才说的,我还想在元宝镇开个酒楼,主要是让我爹和我娘习惯做生意的事情,方便以后我们去上海滩发展。”

夏元璋立马道:

“这个好说,我一会儿就让人出去找门面。”

“嗯,有个二层楼最好,一楼散桌,二楼包厢,我爹娘做鲁菜都是一绝,所以酒楼主打鲁菜。”

夏元璋附和道:

“你爹娘的手艺没的说,我觉得可以。”

“除此之外,我想知道现在元宝镇的权力分布。”

夏元璋一听就知道朱传仁要对元宝镇下手了。

虽然未来他注定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发展,可现在,他们至少还要在元宝镇待两年,那就意味着朱传仁势必会跟这镇子方圆百里范围内的势力起冲突。

与其到时候被动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

“现在元宝镇最大的势力毫无疑问是官府,县太爷张恭顺为人内敛,但骨子里十分霸道,对于势力范围内有着很强的掌控欲。”

朱传仁微微颔首:

“张恭顺今年有60多了?”

“差不多,他来绥河县(虚构)有十几年了。”

“我听说绥河的漕帮和盐帮,还有附近二龙山上的绺子都跟他关系很近?”

夏元璋点了点头:

“没错,他就是靠这几家掌控着整个绥河。”

元宝镇是绥河县县衙所在,也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城镇,属于经济重镇,绥河从镇子外面穿流而过。

借助绥河的运力,漕帮在这边的势力不小,不提外围跟着漕帮混饭吃的力巴,只说漕帮自己养着的打手就有六七十人。

当然,论战斗力,漕帮肯定比不了朱传仁手下的护卫队。

他的护卫队可是半军事化队伍,手持长枪,个个儿见血,哪是漕帮那些混江湖的人能比的?

但这不代表漕帮好对付,错综复杂的背景才是漕帮最大的底气。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天下漕帮是一家嘛。

除漕帮以外,盐帮则是绥河县的第二大势力。

这个盐帮和南方的盐帮不一样,他们自己不制盐、不产盐、只贩盐。

盐帮老大蔡老二在南方混过盐帮,10年前不知怎么跑到了绥河,并在此扎根,凭借狠辣的手段,垄断了绥河县的贩盐生意。

什么?私自贩盐犯法?

这特么什么年代了,这个国家已经乱套了,盐业早就不是大天朝独家垄断的产业了。

换句话说,大天朝已经分崩离析,盐业早已被各地诸侯瓜分垄断,谁抢到算谁的本事,没本事就饿死,就这么简单。

这个蔡老二生性残暴,来绥河短短十年,娶了8房姨太太,全是靠巧取豪夺得到的。

他虽然有钱,却天生残疾,长得其貌不扬,脾气又暴躁,想凭借个人魅力俘获美人儿芳心,难度比登天还大。

县太爷张恭顺、漕帮何太生、盐帮蔡老二,便是三把悬在绥河县上空的达摩斯之剑,更是元宝镇乃至绥河县老百姓头顶挥不去、赶不走的乌云,有他们在别想看见白日晴天。

当然了,元宝镇毕竟是重镇,大人物不算少,但夏元璋认为能对朱传仁产生威胁的就那三位,其他的不提也罢。

对了,二龙山上的绺子也算是一方势力,但因为那伙儿绺子不经常下山,主要以勒索打劫来往商队为生,对朱传仁的威胁没那么大。

“传仁啊,你有什么想法?”

“暂时没什么想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夏元璋呵呵笑了两声:

“这几年伱没在元宝镇出没,所以他们对你了解不多,可现在你回来了,而且在放牛沟扎根了,以后难免有交集,我不信你一点想法都没有。”

朱传仁谦虚的笑了笑:

“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把酒楼开起来再说。”

“好,这事儿我帮你安排。”

从元宝镇出来,朱传仁便带着兄弟们先回放牛沟,他得把夏掌柜的请求跟老爹商量一下。

另外,今天韩老海也会过来,准备跟朱开山聊聊秀儿和传武的婚事。

他担心自己不在,有些事朱开山和魏春芳容易心软。

这个韩老海可是人老成奸,不好对付着呢。

原剧情里,为了逼朱开山同意女儿和传武的婚事,韩老海可谓费尽心机,甚至拿“水泡”相胁,对朱开山明敲暗打:你应亲,我放水,一解朱家干旱的难题!

韩老海和朱家所有人都知道,传武不喜欢秀儿!

但韩老海觉得,这些不重要,孩子们的情情爱爱能值几个钱,自古以来,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朱开山点了头,这门婚事成了。

在他们看来,两人往炕头上一坐,孩子一生,天长日久,还怕两口子处不出感情。

但他万万想不到,传武的性子会那样烈,为了拒婚,他离家出走、绝食,最后竟在新婚之夜,带着鲜儿直接私奔了,秀儿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直接疯了。

韩老海彻底被激怒,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他对朱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本以为,传武私奔,两家成仇,秀儿和传武的牵绊也将就此划上一个句号,她将在父母的细心照料下,慢慢对传武释怀,随着时间的消逝,早晚会开启她新的人生。

没想到,朱家准备离开元宝镇的时候,韩老海却又亲自带着秀儿到朱家,让朱开山带秀儿一起离开,韩老海的意思很简单:

此后一别,秀儿生是朱家的人,死是朱家的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秀儿跟韩家再无关系!

秀儿用了18年时间,既没有感动传武,也没有让传武对她日久生情,反而在朱家成了一个“女儿不是女儿,媳妇不是媳妇”的尴尬的存在。

为什么韩老海如此固执,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女儿推入火坑,难道这世上就传武一个男人了吗?

明知传武不喜欢女儿,还一次次逼他娶秀儿,这样得来的婚姻,女儿如何能幸福?

秀儿不懂事,那是因为她年轻,还不懂婚姻,不懂生活,她对爱情的固执对传武的沉迷只是一时的;

而韩老海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过来人,韩老海不可能不明白,可他依然这么做了!

为什么?还不是看中了时逢乱世,朱开山有保命的本事吗。

韩老海这辈子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传武人长得俊,又有男人该有的阳刚气,如果传武能成为他的女婿,他就可以将其看作半个儿子。

这样一来,老韩家也算有后了。

可笑吗?

挺可笑的,但在这个封建末年时代,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只是他打错了算盘,害了朱家、害了朱传武、害了秀儿,也害了自己。

说到底,韩老海其实是个小人。

他是女儿奴不假,也希望秀儿过的好不假,可肚子里的小心思一点都不少,背后的算计更是让人不齿。

这样一个人,朱传仁真担心朱开山应付不了。

毕竟朱开山一身豪气,不喜欢用阴招,喜欢当面锣对面鼓的解决问题。

这样的人面对韩老海,很容易吃瘪。

所以朱传仁才抓紧时间赶回来,运气不错,他刚进院子,韩老海就带着礼物来了。

两壶好酒,几盒元宝镇四芳斋的点心。

四芳斋的点心可是魏春芳的最爱,由此可见韩老海的用心。

“老海兄,来就来吧,还让你破费,实在过意不去。”朱开山起身迎接。

“应该的,上门做客没有空手来的道理。”

“呵呵,老海兄上座。”

朱开山招呼娟儿上茶上点心,跟韩老海分别坐在堂屋主坐上。

魏春芳、朱传文和朱传仁作陪。

“老朱兄弟,你这院子实在太大了,我要是一个人来都容易迷路。”

韩老海开着玩笑,变着法的夸他们朱家厉害。

“嗐~不能,老海兄客气了,喝茶,喝茶。”

韩老海砸吧了一口,随口夸了几句茶不错,便引入正题:

“老朱兄弟,咱们不如开门见山吧,秀儿和传武的婚事,你们朱家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开山看了传仁一眼,呵呵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