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第78章 皮子;交易(1w,求订阅)

第78章 皮子;交易(1w,求订阅)(1 / 2)

第78章 皮子;交易(1w,求订阅)

回放牛沟的路上,朱传仁都没敢走大道,怕被卢泰山碰上。

前脚还说他在二龙山呢,后脚就出现在元宝镇,就算朱传仁后背长出翅膀,估计卢泰山也不会信。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可不能因小失大。

鬼鬼祟祟的离开元宝镇,上了乡间小路这才纵马狂奔,一路跑回朱家大宅。

刚进门就被孔老二堵住,把马交给马夫牵下去喂草料,背着手问道:

“怎么了?”

“山上来信儿了,三少爷,您绝对想不到卢貔貅的货是什么。”

“什么?”朱传仁好奇了。

“皮子,全是上好的皮子。”

朱传仁脚步一顿:

“皮子?”

“对,熊皮、狼皮、虎皮,什么都有,能有上百张,还有虎鞭、牛鞭之类的,也有几十根。”

朱传仁惊愕:

“这么多?”

“是啊,彭喜贵传信说,前后两车货物,加起来能卖十几根金条。”

野兽皮虽然难得,但并不贵,倒是虎鞭,一根就能换四五张皮,如果运到关内,价格还得继续上涨。

当然,单件不知情,架不住人家量大啊,这么大规模的运输,买主要干嘛?

朱传仁又联想到夏元璋那边,他也在重注皮草,莫非真有商机?

可他总觉得没那么简单,如果是入冬之前出现这个现象,他也不会多想,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春天了,皮草最不值钱的时候,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大的需求量?

要知道野兽过冬前会大量囤积食物,也会尽可能的多吃,跟人类贴秋膘一个道理,那个时候的皮毛最为优质,油亮光滑。

而现在,过了一整个冬天,脂肪消耗殆尽,大部分动物都会瘦成一道闪电,皮毛自然不会漂亮,干涩不油亮。

事出反常必有妖,朱传仁突然想到了后世那些搞传销的诈骗团伙。

他们的操作思路就是先把一件物品在市场上的热度炒作起来,理由随便编,只要有人跟进,他们就能将原本不值钱的东西卖出去。

这帮人从来不恋战,收割一波就走人,换个地方再来同样的操作。

朱传仁有种直觉,自己搞不好遇上国内诈骗界的祖师爷了。

“三少爷?”

见他不说话,孔老二出声提醒。

“哦,你这样,去打听打听市面上是不是有人在疯狂收购皮草,重点盯紧外地人。”

孔老二不解:

“打听这个干什么?”

“我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夏掌柜也在押注皮草。”

孔老二反应过来:

“您怀疑有人在暗中做局?”

“嗯,去查查,虽然没骗到我头上,但搞不好有利可图。”

“不愧是三少爷,文曲星加财神爷转世.”

一看朱传仁眼神不善,孔老二脖子一缩:

“我这就去.”

这小子,朱传仁失笑摇头。

孔老二最近有化身头号马仔的趋势,主要是他办事得力,偶尔还能拍马屁哄朱传仁开心,这样的马仔不用,还能用谁?

不过一想到有人在暗中做局,他心里就不爽利。

他已经将元宝镇视作自己的后园了,竟然有人在自己的地盘放肆,真是活腻歪了。

最关键的是,自己初来乍到都知道拜码头,这帮人心里没点屁数,份子钱都不交一份儿,就想搞风搞雨,真当他朱三少爷不敢杀人?

两天后,元宝镇街面上都在讨论二龙山的大动静,一帮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就好像亲眼看见朱传仁率队攻打二龙山了一样。

“听说了吗?朱三少爷受了卢师爷的委托,带队去二龙山解救人质,结果彭大当家顽强抵抗,两家打得不可开交,现场血流成河。”

“真的假的?朱三少爷那么厉害?能跟土匪交手?”

“你不是元宝镇的人吧?”

“额~没敢请教,您是如何得知的?”

“元宝镇的人没有不知道三少爷的厉害,很多年前他才十几岁的时候,就率队将附近的土匪一一剿灭,更别提现在了。”

“这样啊,那按照您的说法,那二龙山不是更厉害,能跟朱三少爷打得有来有回?”

“话不能这么说,二龙山那地方我去过,易守难攻,如果没有重武器攻坚,别说私人护卫队,就算是朝廷的正规军也很难打得进去。”

“那这么说,三少爷已经很厉害了。”

“可不是,我还听说啊,二龙山的二当家彭喜乐,也就是彭喜贵的亲弟弟就死在了冲突中。”

“嚯~那彭喜贵岂不要发狂?”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双方这下算是结了梁子了。”

这边话音未落,旁边有一老者插话道:

“你这消息都过时了!最新消息,彭大当家认怂了,答应放人,但之前扣押的货物不予归还。”

“放人?”

“伱们不知道?卢师爷为什么请三少爷出手?还不是因为他家的商队被二龙山扣了,商队里有个人是卢师爷的侄子,后来卢家的管家也被扣了,卢师爷没办法才请三少爷出手帮忙。”

“那这场仗肯定是三少爷打赢了,否则不能放人吧?”

“赢肯定是赢了,不过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彭大当家还扣着卢家的货不放。”

“我估计啊,就算胜也是惨胜,只不过朱三少爷不想二龙山拼的两败俱伤,所以双方达成协议,人还回来,但货物继续扣着。”

别说,这人猜的八九不离十,这就是朱传仁想要大众接受的故事。

这不,卢泰山接到消息后,对朱传仁感激涕零。

至于彭喜贵为那批货物索要20根金条的事,他也咬牙认了,没办法,比起金条,货物更重要。

这20根金条,朱传仁留了10根,剩下的被他送给彭喜贵,跟着自己混饭吃,总不能让他白忙活。

而卢泰山怕彭喜贵出尔反尔,特意带着金条来,请朱传仁帮忙跟对方交易,为此,他再次大出血,给了朱传仁2根金条当作酬劳,不愧活貔貅之名。

谢家大宅也以300两黄金的价格成交,至于他和张老太爷怎么分,朱传仁就不管了,反正大宅成功过户到他名下,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成功以白菜价拿下了超级豪宅,朱传仁心情倍儿爽,第一时间安排匠人进驻,该修缮的修缮,该维护的维护,预计一个月后,找个吉日正式搬家。

6月,气温逐渐升高,正午的烈日悬在上空,烤的的人头皮发烫。

朱传仁无比期盼两年后的到来,到时候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剃头了。

这该死的鞭子,有味儿不说,还不舒服,谁留谁知道。

一大早起来,现在馨儿和翠儿的伺候下穿上衣服,来到后堂小餐厅用餐。

早餐清淡可口,小米粥,几碟小菜,精致的肉包,外加水果和点心,八仙桌摆的满满当当。

看着种类繁多,量却不大。

这也是朱传仁特意要求的,他不差钱,但也从不铺张浪费,不管什么菜,每顿都能吃个七七八八。

比起他的粗犷吃相,馨儿吃起来就优雅多了,小家碧玉的吃法,看着赏心悦目。

每天早上对着这样的美人儿用餐,稀饭都能多喝两碗。

不过他今天吃的有点快,馨儿不禁问:

“相公,怎么这么急?”

“一会儿有点事,你今天可以带着翠儿去布行转转,撤几块好布做几身新衣裳,给翠儿也做几身。”

翠儿行了个万福,美滋滋的道谢:

“谢谢少爷。”

“我就不做了吧,前阵子刚做了一批。”

“夏天天气热,多做几身备着,可以随时更换。”

馨儿知道这是朱传仁疼惜自己,犹豫了一下没再拒绝:

“好吧,吃完饭我去看看~”

“嗯,下午我爹娘过来,到时候你照顾一下。”

馨儿惊慌道:

“啊?伯父和伯母过来,怎么不早点说,不行,我不去买布了,得让厨房准备吃的。”

朱传仁失笑:

“你慌什么?”

“哎呀,相公,我这个身份本来就很难入他们的眼,这又是第一次见面,我总得拿出最好的一面吧。”

“你现在也挺好的,放心吧,你的身份他们都知道,只不过一直没倒出功夫过来,你就踏实去买布吧。”

不管朱传仁说什么她都不去,饭也不吃了,拉着翠儿回屋挑衣服,女人呐,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朱传仁懒得管她,放下碗筷,擦了下嘴,迈步往外走。

宅门外,孔老二牵着他的坐骑在那等候。

“三少爷。”

“哦,都准备好了吗?”

“弟兄们都在城外候着呢。”

“行,出发!”

城外50里的密林中,距离放牛沟的直线距离也有三四十里地,朱传仁带着30多个兄弟在此等候。

弹开怀表看了眼时间,上午9点,距离约好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朱传仁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早知道不来这么早了,日头见见升高,温度也在逐渐攀升中,朱传仁找了棵大树乘凉,烦躁的说:

“这帮人也太卡时间了,就不能早点来?”

孔老二拎着水袋过来,殷切的笑道:

“三少爷,要不要喝点水?一直放在冰块里冰着,拔凉拔凉的。”

“不喝了,还得找地儿撒尿。”

今天他们来这儿是为了他梦寐以求的莫辛纳甘,他运气不错,几个月前,夏元璋的信发出去没多久,他那个朋友便回话了,说正好要跟老毛子做点生意,可以帮忙弄一批莫辛甘纳。

老毛子在远东节节败退,军队里那些官兵也没心思打仗了,都想着捞点钱回去养老,原本不算富裕的莫辛甘纳,就成了他们赖以换钱的手段。

朱传仁这边一口气要了两百把,他倒不是要扩军,只是想留着备用,坏了的枪,零件拆下来还可以更换。

今天就是约定好交枪的日子,除了200把枪,还有足足两万发子弹。

就得趁着现在钱还值钱,赶紧多囤点子弹,要是再过些年,再想以低价弄到枪和子弹,那可比吃饭都难。

这也是为什么看似各地军阀无数,可私人想要爆兵却毫无可能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没钱。

要知道这个时期想要组建一支部队,全部要靠军阀自己想办法。

而且各地情况又不一样,所以组建起来钱也不一样。

比如比较大的阎老西和张胡子,在后期都已经有自己比较完备的兵工厂,很多武器都可以做到量产。

而像川渝那边的军阀就不太理想了,没有钱,自己地盘又小,还没有兵工厂自给自足,所以川军装备各种被鄙视。

不提个例,就按平均数来算,比如你想组建一只三万多人的部队。

士兵主要是一杆老套筒,军官等配备手枪以毛瑟枪为主。

价格大概一杆13块大洋算,总共需要五十万大洋。

有了枪就要有子弹,子弹可是一个消耗品,尤其是战争不断的军阀混战时期。

军阀混战人没打死几个,子弹倒是没少浪费。

按照常规标准一个士兵配备五百发子弹,五百发子弹是20块大洋,这就需要70万块大洋。

看看钱多禁不住,这还没咋样呢,分分钟一百多万就出去了。

既然都已经有三万多人了,那就不是民团了,肯定是要配备军装的。

一身军装是两块大洋,这就又是7万块大洋。

这还不包括地域问题,北方总是要有衣吧?

就算是南方,总不能一件穿四季吧?

这还只是最基本的装备,要想打胜仗还得有其他的装备。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军阀,还要配备一些支援武器,否则也不能叫军队,顶多叫武装民兵。

由于西方对国内有重武器禁运,所以要搞点坦克、军舰、榴弹炮啥的不太现实,但是整一点重机枪还是有可能的。

地处沿海或者地盘比较大的军阀,一般都会配备机枪。

就算是自产的马克沁徒子徒孙,一挺机枪也要1000块大洋。

放眼全国,能像阎老西那么奢侈,整什么机枪营,机枪团的,一只手都数不出来。

最穷的川军一个师能有十几挺机枪就算主力部队了,如果按一个师二十挺机枪来算的话,大概就是七十挺机枪,就是七万大洋。

如果富裕点的,来个100挺机枪的话,那又是十万大洋出去了。

军阀部队,总不能让士兵白白卖命吧?

一个士兵每月20块大洋,军官50块大洋的标准还是够得上的。

这样一算,又是70万块大洋的销。

接下来就是简单的计算题了,50+70+7+10+70就是二百多万大洋。

实际上除了这些还要配备手榴弹、迫击炮等武器。

这里面大多都是消耗品。

所以,很多大军阀要么买断外国一条军工生产线要么就自己想办法生产。

但是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大部分兵工厂只能生产子弹和手榴弹这些简单的装备。

可是你有了兵工厂也不一定守得住,这才是最崩溃的地方。

好不容易把生产线打起来,人家来两架轰炸机,哐哐一顿扔炸弹,成了一片废墟,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言归正传,现在这个时期,钱还算值钱,物价也还没有起飞。

朱传仁这200把莫辛纳甘和两万发子弹只要40根金条,也就是400两黄金。

这就好比你同样100块钱,有的地方能够点八个菜,有的地方只能点三个菜,还不带主食。

钱倒好说,要不是对方的能力有限,最多就能弄来这些枪和子弹,再翻一倍的量朱传仁也能吃下。

不过他对夏元璋的这个朋友挺好奇的,一个能跟老毛子军官做生意的人,应该有点道行吧?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前面警戒的兄弟回来报:

“三少爷,人来了。”

“多少人?”

“不到十个,都配着枪!”

“去,咱们也留十个人,剩下的隐蔽好,没我命令不要出来。”

孔老二迅速点了十个兄弟留下,剩下的人迅速隐蔽,不过仔细的人还是能从被踩烂的草地情况看出端倪。

几分钟后,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位看起来土里土气,穿搭另类的中年汉子带头出现在朱传仁的视线中。

他上身中式汗衫,下半身墨绿色军裤,脚踩黑色马靴,嘴里叼了根狗尾巴草,走的满头大汗。

身后的几个乡下汉子,虽然各个都挎着枪,可从他们走路的姿态,还有挎枪的位置来看,这些人并未受过专业训练。

只一眼朱传仁就确定了对方的实力,不是对手,稍稍提起的心落下去一半了。

这年头黑吃黑的事儿可是时有发生,他可不想自己成为被吃的对象。

汉子们的身后跟了两辆马车,马车上堆着成箱的货物,从车轮压过草地的深度来看,载重着实不轻。

趁着对方走过来的时候,朱传仁打量结束,视线重新放到那个穿着不伦不类的汉子身上。

对方停在朱传仁身前不到10米的地方,审视的看着朱传仁,又黑又粗的两条剑眉一动一动的,活像两只黑色茧蛹趴在额头上,看着跟假的一样。

“今夜五更天!”对方突然开口对暗号。

朱传仁立马接道:

“酸菜炖粉条!”

暗号对上,对方朗声大笑:

“哈哈,是朱三少爷吧?”

“胡先生?”

“是我,咱们可是神交已久了。”

“是啊,终于见到了,胡先生这些年过的可好?”

“混口饭吃罢了,比不得朱三少爷活的滋润。”

朱传仁往前走了几步,眼神越过对方的肩头,看向马车:

“胡先生,货都带来了?”

“都在这儿呢~”

“方便验验货吗?”

“当然!来人呐,把货搬上来。”

姓胡的一挥手,那几个乡下汉子,连同赶车的马夫两人一组,拎了几个箱子过来。

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