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第87章 未来大亨们(1w,求订阅!)

第87章 未来大亨们(1w,求订阅!)(1 / 2)

第87章 未来大亨们(1w,求订阅!)

后世有人说民国娱乐生活不丰富,只能说格局小了。

民国可是资本主义的乐园,只要你有钱,有的是娱乐方式。

当然,要说不便捷是肯定的,毕竟现代社会,足不出户便有丰富的娱乐内容送上家门。

而在民国,你只能走出家门。

对于社恐来说,这简直太可怕了。

言归正传,就拿戏曲来说,绝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比那些流行歌更加值得回味,且经久不衰。

同样一段戏,你20岁听是一个味道,50岁听是另一个味道。

朱传仁对于戏曲了解不多,纯粹听个响儿,嗓子亮的听着也舒坦。

就像小黄鹂,清脆的嗓音绝对是声控们的福音。

就连朱传仁这个对声音没有执着偏好的人,都一下爱上了这把嗓子。

要知道后世可没有小黄鹂这么一号人物,说明她可能不是大家,仅仅是一名优秀的戏曲从业者罢了。

一出戏唱罢,台下叫好声不绝于耳,豪客们慷慨解囊,银元、首饰不要命的往台上扔,这也算现实版的打赏了。

朱传仁跟何太生两位大财主肯定不屑于跟台下屁民们起哄,他们玩的更高级。

“感谢雅包何先生打赏小黄鹂1000元!”

随着伙计堪比喇叭一般嘹亮的嗓音喊出,全场为之哗然。

这可是1000元啊,很多中层管理者一年到头也就300多元,还得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人家随手一个打赏就是三年工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不过这年头倒是没有太多柠檬精,大家齐齐献上掌声,为雅间里那位豪客点赞,意思是——继续啊,别停!

下一秒,伙计的声音又上了一个八度:

“感谢雅包朱先生打赏小黄鹂2000元!”

轰~

台下炸开了锅,今天什么情况?大老爷们集体出山了?

1000元不够,直接又翻了个台阶。

这下就连台上的小黄鹂也不由动容,虽然带着戏妆,可惊讶的表情根本掩饰不住。

台下的观众倒是过足了吃瓜的瘾,听了一出好戏,又见到了大财主的一掷千金的壮举,今天可算是没白来,回去又能跟亲戚朋友吹一个礼拜了。

待小黄鹂长达20分钟的谢场结束后,台下观众自发离开。

走的时候一个个交头接耳,面带笑容,可见今天这出戏听得有多爽,值回票价了。

雅间里,朱传仁跟何太生都没急着走,俩人喝着茶,吃着点心,等候伙计来唤。

按照规矩,像他们这种豪客,会得到去后台的机会,由小黄鹂亲自当面道谢。

这不,茶没喝两口,伙计就来敲门了。

“二位恩客,小黄鹂麻烦二位移步后台,想当面向二位道谢。”

朱传仁站起身,随手拿起西装外套抖了抖,冲何太生说:

“我倒要看看这小黄鹂的长相和嗓子是不是一样漂亮。”

“我也得见识见识。”

俩人说笑间跟着伙计来到后台。

演员们正在换装,其他人在收拾道具,后台一片忙碌,没有一个闲着的。

不过看到二位恩客驾到,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儿,躬身问好。

这年头无论是什么行当的演员都很有觉悟,姿态放的很低。

哪怕是那些名角,也不敢把自己抬的太高,生怕表演的时候被人轰下台。

哪像后世,一个十八线小演员也敢把自己当人物,要是没俩保镖跟着都不敢下楼。

后台不大,很快就来到了小黄鹂的休息间。

伙计在外面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声音才推开门,将朱传仁他们让进去。

“角儿,恩客来了。”

“快请进来~”小黄鹂的嗓音变了,跟在台上不同,说话时的嗓音更甜美,微微带着些沙哑,估计是刚唱完戏,用嗓过度导致,不如台上那般嘹亮。

打个比方,台上的声音就像冰镇过的雪梨,清脆、水头足,没那么甜蜜。

而此时的声音就好像是刚刚摘下来的清水密,甜度够,但微微发干,水分没那么足。

“何先生、朱先生,小黄鹂再次感谢二位捧场。”

此时妆容卸了一大半的小黄鹂,几乎露出了本来面容。

她的五官和轮廓不是后世流行的“锥子脸”,而是美得明艳又大气,属于典型的东方古典美人,御姐范的气质更是自带气场。

听说小黄鹂今年30多了,身材依旧修长而时尚,加上与众不同的气质,将女人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说这样的美人穿啥都好看,但古典的长相,还是复古的造型更加惊艳。

当然,现在可没有复古这么一说。

不过朱传仁个人认为,她一定适合旗袍装。

旗袍作为最能考验一个女人身材和气质的服饰,一般人轻易不敢尝试,太胖或者太瘦的女人都穿不出旗袍的气质。

如果小黄鹂穿上旗袍,一定会少了几分凌厉的御姐范,多了些东方女人的典雅与温婉,一颦一笑都能轻易的悸动人心。

能感觉出来这位小黄鹂话不多,属于很安静的性格,不喜欢说些或做些矫情虚伪的事情。

高贵却不高傲,自尊自强却不虚荣。

以朱传仁看人的本事,基本能做到八九不离十。

这样气质的大美人,搁在京剧行当里,妥妥的大青衣啊。

不过听说小黄鹂原本就是唱京剧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改唱昆曲,这么说的话,朱传仁的判断倒也没什么错。

何太生看的眼都直了,他那几房姨太太倒也不丑,但像小黄鹂这种气质和姿色的,一个都没有。

“没敢请教尊姓大名?”朱传仁见大家都不开口,气氛有些尴尬,便问道。

小黄鹂应该是艺名,本名不叫这个。

但没想到对方笑了下说:

“朱先生,我本姓黄,单名一个鹂字。”

朱传仁愣了下,恍然道:

“原来如此,那这个艺名起的就很有深意了。”

黄鹂抿嘴微笑:

“谢谢先生夸奖。”

“黄老板嗓音一绝,不知道有没有兴趣跑堂会?”

黄鹂愣了下,随即欠身道:

“恩客捧我们,不能不给脸,朱先生有需要尽管下牒即可。”

“哈哈~好,那我就期待黄老板的演出了。”

何太生终于回过神来,连忙道:

“到时候我一定捧场。”

简单聊了几句,朱传仁他们便离开了,就是打个招呼认识一下,没必要占着人家的时间不放。

剧院外,何太生哼着刚刚表演过的曲调,摇头晃脑,啧啧咂嘴说:

“这小黄鹂还真漂亮啊,要不是个戏子,我真想娶回家,让她天天给我一人唱戏。”

朱传仁失笑:

“红颜祸水啊,这小黄鹂迟早是个人物,没有那个能力之前,尽量别沾这种女人。”

何太生遗憾的点点头:

“老弟说的没毛病,咱爷们儿现在看起来是个人物,但比起真正的大佬还差得远呢。”

魔都自古以来都是英雄辈出的地方,什么时候都不缺大人物。

以现在朱传仁能掌握的资源,也就勉强算个中人物,大人物的边儿都摸不到。

想要成为大人物的基础,必须得有一个人颠覆一个行业的能力,而且必须得是事关民生的行业。

简单点说,衣食住行伱得占一样两样,才有机会摸到大人物的边儿。

再不行你就去混嘿道,手握枪杆子也能当个大人物,只不过这行危险也大,枕头地下不放两把枪都睡不着觉。

“对了,何大哥,我听说漕帮那边出乱子了?”

自打来到魔都,何太生便按照朱传仁的指点,一面干起了船运,一面在漕帮往上爬。

现在他手下握了两艘船,分别是大一点的‘阚海号’,和小一点的‘滨海号’。

阚海号是买丑国人的二手客货轮,长度80多米,排水量2000吨,可以远洋,不过目前只开通了前往东南亚的航线。

滨海号是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全新沿海客货轮,排水量仅有800吨,如今主要负责沿海航线的运营,终点站在香江。

这两艘客货轮自投入运营以来,给太生船运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目前何太生正在满世界寻找更大更先进的远洋客轮,目标万吨级。

不过前几年刚刚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这让他多少有些顾虑,反正英国人的船他是不考虑了,太不靠谱。

“嗯,你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

“镜湖老太爷来了,那可是漕帮大字辈的老爷子。”

朱传仁愣了下,眯起眼睛道:

“那位老爷子听说可是出了名的讲义气,不过性格古怪,但要是被他看中收入门下,这辈分.”

何太生一怔:

“你想让我去拜老太爷?”

“没记错的话,你虽然出身漕帮,但还没正式拜师吧?”

“没有,主要是我没准备自己开香堂,再加上我年纪也不小了,一直没拜师。”

“嗯,要不还是拜一个吧,大字辈的土地应该是通字辈吧?”

“对!大通悟觉。”

“法租界有个叫黄麻皮的你知道吗?”

“知道,那家伙自称天字辈,但压根儿没拜师,自己开香堂收门徒,不过他对外打着镜湖老太爷的名头行事。”

朱传仁点点头:

“没错,我听说他最近正在上下活动,想要成为租界第一位华人探长。”

“想屁吃,那家伙出了名的嚣张,我就看不惯他嘚嘚瑟瑟的模样。”

“那还等什么,赶紧给镜湖老太爷下拜帖,占个通字辈的再说。”

何太生还是有些纠结,因为论起年龄,镜湖老太爷没比他大多少。

“别想了,抓紧时间,别到时候人家走了,想拜都拜不上。”

“行吧,我这可是为了你!”何太生郁闷的说。

朱传仁笑了笑没有接话,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都明白。

二人分开,朱传仁坐上车,脑子里还是黄麻皮的事情。

这位可是漕帮的传奇人物,未来的魔都嘿道三巨头之一。

不过朱传仁不喜欢他,虽然刚来魔都就听过他的名字,但一直没有去结交。

而且这玩意人性不好,朱传仁懒得跟他打交道。

但该说不说,黄麻皮也算有能耐的,自幼时练得一手好字。

日后他经常得意洋洋的说人生第1桶金是给人写福字赚到的。

但因为小时候得过天,他的脸上全是麻子,所以他才有了“麻皮金”的外号。

黄麻皮小时候做裱画这一差事,但他总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16岁时父母双双离世,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品性一步步败坏,赌博喝酒打架,无恶不作,直到20多岁还是个小流氓。

这人常年混迹于郑家木桥一带当时的郑家木桥一带流氓地痞聚集,因为这里是英法租界的分界线,两边都管不了。

外国人找的巡抚都是一些外国人,他们不了解这个国家,所以对社会势力庞杂的魔都根本就管不了。

但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事儿,于是开始在法租界巡捕房公开招聘华人巡捕,而且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些地痞流氓。

一共20个名额,当时黄麻皮本来不抱希望,但是他碰巧遇到了一个老邻居,对方看黄麻皮的境遇不好便对他起了恻隐之心。

而他的儿子又正巧在巡捕房当翻译,所以他给黄麻皮走了个后门,就这样,小瘪三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法租界三等华探。

刚进入巡捕房的黄麻皮地位低下,不过就是个探子而已,根本没有权力可言。

但他很聪明,经常出没茶馆赌场留意别人闲谈的信息。

野心勃勃的黄麻皮自然不满足于当一个三等华探,所以他想了一个好点子帮助他升官发财。

说白了,没有麻烦就制造麻烦,没有案子就制造案子。

他召集啰啰小弟去制造事端,然后自己出面解决,就这样那些不明所以的人都认为黄麻皮是个有势力的人,所以他不断的演戏,他的声望也确实越来越高。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算什么,他之所以能在法租界站稳脚跟,是因为他救了高卢驻魔都总领事书记凡尔蒂夫妇。

当时凡尔蒂夫妇在太湖被湖匪绑架,他们向高卢领事馆勒索40万银元。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常年混迹于三教九流的黄麻皮,马上派人打听这些湖匪的身份。

巧的是这些湖匪和黄麻皮的一个徒弟交情颇深,他马上带着这个徒弟去太湖与湖匪进行谈判。

一番谈判下来,湖匪答应无条件释放凡尔蒂夫妇。

法国人由衷的感谢黄麻皮,竟然一下子发给他20多张特别护照,其中就有贩卖烟土的。

但是真正让黄麻皮在法租界声名显赫的事是一起谋杀案。

死者是当时果党的一位代理理事长。

这场暗杀震惊了整个华夏,案发后全国民众要求缉拿真凶,魔都3000多民众自发为其送行,沿途民众泣不成声。

这时,黄麻皮的手下报告称英租界已经抓获了其中一个凶手,而另外一个凶手正躲在法租界家中。

黄麻皮得到消息后,立马带人包围了对方,并成功拿下另外一个凶手。

他们还拿到了一些暗杀的证据。

就因为捡漏破获了这件惊天大案,黄麻皮开始给自己造势,想要成为法租界第一名华人探长。

想到这儿,朱传仁笑了笑,手串被他捏的吱嘎作响。

之前二人从未有过联系,但朱传仁有种预感,也许距离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事情没有出乎朱传仁的意料,接下来几个月,康德董事的羽翼逐渐丰满。

借助他的权势,仁和商社在法租界无往不利,各种工程一个接一个,朱传仁和康德赚的盆满钵满。

一时间,朱传仁在租界名声大噪。

别人接不到的工程朱传仁能接到,别人办不成的事,朱传仁能办到。

而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何太生成功拜入张镜湖名下,成为漕帮通字辈成员。

要知道,现在还是地痞小流氓,天天给人削梨的杜莱阳,后来也仅仅是悟字辈。

算起来,杜莱阳应该是何太生的师侄。

这就是抱对大腿的重要性。

先不管杜莱阳,朱传仁这天正在家,躺在馨儿大腿上吃葡萄,必须是馨儿用粉嫩嫩的指甲剥了皮的葡萄。

管家乔大山过来报:

“三少爷,有拜帖递来。”

“谁的?”朱传仁也没有起身,吸吮着馨儿的手指问道。

“小东门巡捕房的华探,叫黄麻皮!”乔大山低头看了眼拜帖,确认名字后才说道,估计也觉得这名字奇怪吧。

朱传仁本来没当回事,一听这个名字顿时来了兴趣:

“人在外面?”

“是!”

“请进来吧~”

说着,朱传仁翻身坐起,拍了拍馨儿的大腿:

“先回房,我要见个客人。”

馨儿乖巧的点点头,用手绢擦了擦手指,一句不满都没有。

朱传仁也是不想让黄麻皮那个色种恶鬼看见馨儿,虽然对方也不敢朝自己的女人下手,但被多看几眼他也不舒服。

不一会儿,就见乔大山带着一行四人来到后园,以黄麻皮那么有个性的长相,外人很难认不出他。

至于他身边的女伴,朱传仁若有所思的想着,不会是阿桂姐吧?

如果真是她,那朱传仁的兴趣就更大了,这女人可是个传奇啊,说她一手缔造两位大亨也不为过。

这女人出生在姑苏,却没有江南女子柔软似水的性格,反而因从小头脑灵活,能说会道,在十几岁时,便跟着父亲到魔都闯荡。

那个时候的阿桂姐,善于察言观色,而且过目不忘,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物,更是耳熟能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