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114.第114章 推演(1w)

114.第114章 推演(1w)(1 / 2)

第114章 推演(1w)

通过这次接触,朱传仁跟张胡子开始了一段奇怪的情谊,两人算是忘年交,但终其一生都未曾见过一面。

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为相似的见解,可又会为一点小事,不惜隔着电话大吵一架。

朱传仁建议张胡子提防小本子,尤其是在他出行的路上动手。

张胡子却认为朱传仁杞人忧天,根本没必要担这个心。

朱传仁当然不会轻言放弃,毕竟皇姑屯事件完全改变了整个华夏历史的走向,如果可以,他当然希望能够扭转。

让他亲自参与到那场战争,也许他不太愿意,甚至胆怯,但提前做些改变,他还是非常愿意试试的。

所以他让人做了一份详细的刺杀计划方案交给张胡子。

在计划案中,朱传仁化身小本子,以小本子的视角对张胡子展开暗杀。

一共设计了十套方案,经过推演,十次成功了七次,这个结果终于吓到了张胡子,他不是没见识的土老帽,相反,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朱传仁的计划他每一个都看过,极具执行性,如果小本子真的对他产生了杀心,那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尤其是皇姑屯的那个计划,张胡子看完后冷汗都出来了,晚上做噩梦,吓醒了好几次。

而对于自己和小本子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张胡子也有了新的认知。

英国史学家加文·麦克马克曾评价:

“就与霓虹帝国主义关系而言,张胡子比一个纯粹的傀儡还多些什么,但却比一个民族主义者少些什么。”

的确,作为一名军阀,张胡子的立场自然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主,发动军阀混战、镇压公产主义隔命等罪行致使国民陷入苦难,在与小本子侵略者的交涉中多次妥协,有过许多不厚道行为。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位期间促进了东北的经济与军事建设,在对外关系上既有妥协也有抗争,始终以维护民族利益为主,不可单单以“媚本子汉奸”一概而论之。

“我不会帮着本子对付国人,这是引狼入室,我不愿做亡国奴。”

张胡子在面对霓虹的多次拉拢态度坚决,涉及底线之事绝不与之同流合污。

也正是始终无法拿下这个充满彪悍劲儿的东北汉子,霓虹人才在一手培养起他后又亲自策划皇姑屯爆炸将他置于死地。

“皇姑屯事件”是张胡子生命的终结点,同时也是影响近代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张胡子在乘坐火车的归家途中于皇姑屯被霓虹关东军事先埋藏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便不治身亡。

这场在当时引发强烈轰动的大案件在后续的调查中谜团重重,直到霓虹战败投降才终于拨开云雾,得以还原事实真相。

张胡子走到如今这一步,究其根源在于他过度膨胀的“野心”。

早年的他不过是出身贫苦人家的一介农夫,幼年遭遇变故,至此流离失所,辗转多地。

和常人一样,他做过小本买卖、当过兽医和木匠,为谋求生计而忙碌着。

若他顺从自己的命运,只为在这乱世寻求一处安身之地的话,也就没有后来的得与失了。

时代给予了这些骁悍之将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的舞台,张胡子也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

1900年,毛子入侵东北,地方崩溃,张胡子在村中组织保险队负责维护治安,后逐渐扩大自己的管辖势力,后来接受新民府受招抚,担任官职。

毛子和本子战争时期,与同为东北巨匪的杜立三“暴打洋人”不同,张胡子便尽显利己本性,先后为两军效力,从中谋取好处。

后奉清政府之命以招安为名诱杀杜立三,剿匪有功,晋升统领,成为东三省总督老徐手下的得力爱将,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1911年武昌爆发战斗,张胡子率领军队镇压隔命,多次迫害隔命人,得到清廷的赏识与信任,攀附上晚清权贵,得以一步步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

老袁称帝后,张胡子在北洋搬弄权术,投机取巧,得以受封高官,事业上平步青云。

然而老袁妄图复辟帝制的阴谋失败,在他病逝后,张胡子认清局势,进一步谋求强权。

他趁机夺取兵权,统一奉天省军政并兼并龙江省,与本子进行军械交易提高奉系军队实力。

五四运动爆发后,面对学生们的爱国游行,胡子率领奉军强行镇压。

为了巩固自己在东北的地位,设法驱逐督军孟恩远,最终牢牢将东北三省掌控在自己手里,成为世人眼中的“东北王”。

如果说张张胡子在乱世之中独霸一方是时代的选择,那么他身为封建军阀最终走向悲剧也是无可避免的。

北伐战争可以说推动皇姑屯事件的一大诱因,国民隔命军的两次北伐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华夏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

后来北伐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张胡子却在京城自立,代表民国行使统治权,自己出任北洋军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华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然而大帅的最高权位都没来得及坐热乎,北伐军队风风光光一路北上,大有不可抵挡之势。

次年,老常和老冯等人率领北伐军向奉系发动进攻,30万奉军全线溃败,仅剩余少数残部仍与北伐军进行对峙。

张胡子不得不公开表示愿与金陵议和,自己打算乘京奉专列离开京城返回东北,积怨已久小本子也正是在张胡子归奉的这座列车经过地点──沈阳皇姑屯车站埋下炸药,一手策划了这场皇姑屯事件。

纵观张胡子的权谋之路,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朝末年,衰弱的中央集权下一个独霸一方的军阀势力节节攀升,一个腐朽王朝逐渐穷途末路。

然而,正是张胡子急剧膨胀的虎狼野心,为他埋下了最终的杀身之祸。

二十年代,小本子军队中涌现了数百个野心团体,其中以一夕会和樱会影响力最为广泛。

这两个团体集结了昭和军阀集团的大量精锐,同时他们的终极目标也都是军部控制霓虹,实现军事独裁。

一夕会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河本、土肥、东条、渡边、冈村等。

这些都是后世战争中的重要战犯,死翘翘以后又大多被供奉在“净果神厕”里,是霓虹人眼中的“民族英雄”。

1927年,以手段强硬著称的田中内阁在霓虹上台,在对华政策上,他主张分割满蒙、扩张在华权益。

要实现这一目的,并非一开始便动力兵力,而是依靠张胡子,通过扶持“亲日”的在华内部势力,逐步控制满洲。

田中这一设想的核心就是扶植代理人,张胡子是否配合便成为了其中关键。

霓虹之所以认为张胡子是最佳人选,其一是其虎踞东北,掌控实权,其二也是张胡子与霓虹纠葛较深,早在霓虹跟毛子战争时期便有过合作,田中还对张胡子有救命之恩。

当时小本子以实现扩张蚕食满蒙计划的一大手段,就是通过笼络张胡子的势力,具体表现为在东北续建铁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

为此霓虹与张胡子往来多年,建立了复杂的利益网链。

但令霓虹方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低估了张作霖对东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霓虹与张胡子恩怨的节点,是在张胡子多次软磨硬泡装作糊涂的处理方式下,最终耗尽了日寇的耐心。

在经济上,张胡子多次向霓虹借款,面对小本子的催款总有各种不同的化解招数;

在军事上,他借助霓虹扩充军备,一步步做大东北的势力范围,同时又妄图保持独立的控制大权,不愿奉军沦为霓虹侵占中国的爪牙。

在涉及“满蒙权益”的问题上,张胡子总是会与霓虹人产生矛盾。

虽然张胡子总是口头承诺会满足霓虹想要的的种种权益,但霓虹提出的“满蒙”筑路、联合办厂等要求均被拒绝,并时常遭受抵制。

霓虹还曾经恐吓张胡子,要求他在《满蒙新五路协约》上签字,然而狡猾的张胡子心生一计,只是在文件上签下了“阅”字,并没有写自己的姓名,后来便撕毁了这条合约。

忍无可忍的霓虹人终于耗尽了对张胡子的耐心,尤其是对他积怨已久的关东军,下定决心要铲除张胡子。

北伐战争的到来给霓虹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溃败的奉军撤军之际,自顾不暇的张胡子必会放松警惕,此时正是杀戮的最佳时刻!

1928年6月2日,张胡子发表“出关通电”,声称“本为救国而来,今救国志愿未偿,决不忍穷兵黩武。爰整饬所部退出京城。”

在撤离京城之际,张胡子命令手下收拾“安国军大元帅”的印、旗以及外交部重要档案等物件,并宣告“一切重要命了,仍需由大元帅盖印发表”,

显而易见,张胡子还想着有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即便退回山海关也依然继续做着“大帅梦”。

霓虹人那边早就稀里糊涂被自己“哄骗”惯了,只需要略施伎俩,便可继续与之周旋。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早已将他拉入黑名单的关东军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说来张胡子也并非毫无准备,本是草莽出身的他能够走到如今位高权重的阶层,与他向来谨慎多疑的性格不无关系。

张胡子自知自己与霓虹人的多次周旋致了对方不满,再加上奉军如今兵败失势,此次出关隐约会有危险存在。

他原本的打算是选择更加低调的出行方式,比如不引人注目的汽车。

但考虑到沿途多经山地,路况较差,一路颠簸恐难以忍受;

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够发达,汽车车速很慢,为旅途增添了不少风险。

权衡利弊之下,张胡子最终还是选择乘坐火车,但他为了做万无一失,他还是对外多次放出假消息,让自己的一众姨太和属下先行乘坐了一列和其专列相近的火车做伪装,自己则随后乘坐另一辆火车离开。

然而,总是张胡子防备重重,他的具体行踪还是被霓虹人所掌握。

霓虹人早在瞄准暗杀时机之前,就安排了川岛芳子前去秘密打探张胡子的行程。

川岛芳子都知道吧,有“东风女魔”之称。

她原本是清朝第十代肃亲王的女儿,本名爱新觉罗·显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皇室格格。

然而她自幼被父亲送给霓虹人川岛浪速做养女,深受本子军国主义的教育,后返回华夏,为关东军效鹰犬之力。

川岛芳子当时来到大帅府,要求见少帅张老六,可张老六正为父亲回东北的相关事宜忙得焦头烂额,便派了手下一名郑姓副官前去接见,川岛芳子动用计谋从这名副官口中得知了张胡子的真实行程。

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是此次谋杀事件的主要策划者。

他在得到了张胡子的具体行踪后,便为其布下“必死之阵”,日寇在距奉天一公里半的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桥洞下放置了三十袋炸药,力求一击必中。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埋下炸药,是因为三洞桥的位置刚好在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之间,张胡子回东北,此处是必经之路,而火车也只能从三洞桥穿过。

张胡子出发回东北当日,奉军曾试图与本子长官交涉,希望能够准许己方宪兵进入桥面布防。

然而本子长官却是一口回绝,导致奉军失去了最后的巡护压道的机会。

面对本子方面的不配合,奉军仍然在桥洞周围布置了两队宪兵和数名警察进行把守。

但这些防卫确实为时已晚,河本和关东军早已经在奉军布防完成之前就布置好了炸药点。

为了能够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他们做好了远程控制爆炸的准备,同时命令敢死队埋伏在自家的警备区,若是情况发生意外,这些敢死队也可以冲锋陷阵进行补刀。

1928年6月3日晚,离开大元帅府的张胡子到达火车站,一同随行的还有家人六夫人、三儿子,以及手下心腹,包括两名和张胡子关系交好的霓虹顾问町野和仪我。

这列专车共22节,装潢豪华,曾是清朝慈禧太后用过的“车”。

张胡子坐在第10节车厢,位列车身中央。

晚上8点整,专车自京城车站出发通往奉天。

事实上,这辆驶向地府的“死亡列车”,在行驶的途中就已经有所变故。

当专车行至天津站时,张胡子的手下小靳忽然收到霓虹领事馆深夜造访的消息,于是中途下车被管家接回了靳府。

可是他在府中等了一整晚,都未见有人来访。

小靳是北洋高官,霓虹人此举算是留了他一命。

深夜,专车抵达山海关。

龙江督军老吴特地赶到此地迎接张胡子。

至此路途中并没有遇到凶险,众人也都放松了警惕,但两个霓虹顾问的反应很是奇怪。

先是町野早在津门站跟着小靳下了车,期间叮嘱张胡子“须在日间到达奉天”,而仪我在前往张胡子的车厢进行问好后,在专车即将到达皇姑屯车站时,突然找借口借口离开了张胡子的车列。

当时张胡子所在的那节车厢只除了他以外,只剩下了老吴和校尉处长小温。

清晨气温较凉,老吴关切地询问大帅:“天有点冷,您要不添一件衣服?”

张胡子低头看了看手表答道:“算了,马上就要到了!”

此时是清晨5时23分,专车驶进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关东军大尉东宫按下起爆键,轰然一声巨响,顿时飞沙走石、烟雾缭绕。

整个车身瞬间燃烧起熊熊烈火,车内的惨状可想而知。

这场皇姑屯事件共计造成了20人死亡,53人受伤,死伤着实惨重。

炸药威力之大,导致三洞桥的一座桥墩被炸断,桥上的钢轨也被炸得歪歪扭扭。

最惨烈的还是这辆专车,整个火车只剩一个框架,被毁坏得最严重的是第9至第12节车厢,张胡子乘坐的第10节专用车厢被炸得仅剩一个底盘了。

张胡子本人受爆炸冲击力也被抛出去三丈远,头破血流。

与他最近的老吴当场被炸身亡,温守善身受重伤,凭借全身力气爬到张胡子身边,发现他的咽喉部被刺穿,留下一个直往外冒血的窟窿。

奉天高官老刘闻讯赶到现场组织救护,奄奄一息的张胡子被部下抬走。

六姨太岳氏所在的车厢虽然距离爆炸点间隔较远,但是六姨太太也被炸掉了脚趾头。

爆炸发生后,关东军也没有闲下来。

他们迅速展开了后续行动,去斩杀张胡子身边随行的亲信,同时想要去爆炸现场探查情况。

由此可见,关东军是铁了心不给张胡子留活口,还要沉重打击奉军势力,完成整个报仇计划。

部下把张胡子抬上了汽车,命令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帅府驶去。

但张胡子到达奉天“大帅府”之际,尽管安排了军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但由于全身过重的伤势加上长时间流血,已是无力回天。

张胡子弥留之际,留下了最后的一句话:“告诉小六子,以国家为重,好好地干吧!我这个臭皮囊不算什么,让他尽快回到奉天。”

在炸毁专车后不久,霓虹方面先后制造了奉军军车脱轨事件和奉天炸弹案,以此混淆视听。

其占领东北的企图更加明显,为了能够成功进行后续武力夺取东三省的计划,霓虹人想趁着张胡子死后产生的间隙伺机而动。

然而,张胡子身前在奉军留下了一批能人志士,即便大帅意外致死,整个大帅府和东三省也没有自乱阵脚。

张胡子被暗杀后,奉系一时间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而本子的态度则更加嚣张。

驻扎在奉天附近的霓虹人“皆擎枪实弹,通衢满架机关枪,中日交界处,置大炮十数架,炮口直向沈阳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