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独治大明> 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

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2 / 2)

“咱们刚回到京城不想遇到这种事!”

“这种朝堂早就该肃清,只是没有想到这位驸马如何胆大包天!”

“要我说,这个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背后没准还有大人物呢!”

……

王守仁、武靖侯世子赵阔和李言闻同样来到这里围观,看到刑台人头滚滚,亦是纷纷发出感慨地道。

他们三人沦落到荒岛,原以为是在劫难逃,但很幸运地得到岛里女人的帮助,最后成功返回了内陆逃过一劫。

随着他们三个人平安归来,锦衣卫百户程壎的谎言是不攻自破,而他们亦是已经在顺天府衙公堂上指证了程壎的恶行。

程壎残害张鹤龄和张仑等人,亦是被判处了斩立决。只是现在时逢株王增九族,所以程壎是侥幸地多活几日,过几日同样会被推到这里砍头。

虽然此次归来看到眼前的滚滚人头,但一路北上明显感受到大明百姓的日子正在慢慢变好,而很多百姓都拥戴着时下的弘治皇帝。

三月中旬,大明王朝出现令人震惊的一幕。

满朝文武大臣来到承天门前,皇帝亦是乘坐龙辇出现,而迎接的人竟然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地方官员。

“臣湖广总督回京交旨!湖广田亩黄册所载3000万亩,然经臣核查,所隐田亩9000万亩,共计1亿2000万亩。”

刘忠一直有着一颗忠君之心,显得十分激动地上前跪下呈上黄册朗声道。

他是弘治元年前往湖广清丈田亩,而今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湖广清丈田亩,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只是三年的辛苦,非常人所能承受。明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但两鬓已经发白,他的脸庞更是被晒得宛如黄土般,整个人像是五十岁的小老头。

多年的风霜没有击倒他,他的眼睛仍旧犀利,而今再度见到皇帝的时候,顿时眼睛已经温润了。

他之所以能够做成这个事情,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正是全拜眼前这位明君所赐,亦让他刘忠无愧于朝廷和天下百姓。

朱祐樘抓住刘忠满是老茧的双手,竟然宛如老农般,显得情真意切地道:“刘卿,这三年辛苦你了!”

“臣生性愚钝!幸得陛下器重,方从小小户部员外郎出任封疆大吏,替大明朝廷清丈湖广田土。今不辱使命,每一口田皆由臣亲自督量,请陛下收此黄册!”刘忠亦是时时刻刻感激弘治帝的重用,显得十分感动地呈册道。

整整一省的黄册,自然只是一份总纲,郭镛则是上前收下了这一份来自刘忠整整三年的辛勤成果。

“宣旨吧!”朱祐樘接过总纲看了一眼,便是淡淡地吩咐道。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百官都聚集在这里,虽然知晓朱祐樘十分器重刘忠,但万万没有想到给予刘忠如此高的礼遇。

郭镛将准备好的圣旨展开,便是进行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湖广总督刘忠利民所谋、为朝廷沥胆堕肝、忠直不贪,于任期亲至田间,清丈湖广田土……今功绩斐然。奉职循理,为政之先。褒有德,赏至材,今特升任刑部尚书一职,赐大公至正匾,恩荫一子,钦此!”

“这直升刑部尚书?”

“什么鬼?大公至正匾?”

“早知道这么多好处,我也可以!”

……

在场的文武百官看到刘忠得到的赏赐,原本还同情刘忠被晒成农夫,但此刻却是满满的妒忌之心。

朱祐樘敏锐地感受到一些人的妒忌,只是这是他千金买骨所要的效果,同时亦是知晓刘忠所做的事情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困难。

想要亲力亲为做好这个事情,恐怕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风餐露宿,又面临了多少的危机重重。最为重要的是,他要顶着多少的诱惑。

而今刘忠所取得的成果,令湖广的粮税增加足足三倍,便已经配得上这一份恩赐了。

“臣刘忠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忠亦是没有想到竟然迎来如此的厚赐,虽然刑部尚书的位置让他跻身朝堂大佬,但心里却是感激于“大公至正”匾。

这三年时间以来,他不辞辛苦走遍了湖广的各个乡村,内心从来没有一丝丝动摇,而“大公至正”四个字是皇帝对他的最大认可。

朱祐樘看着被晒得黑炭般的刘忠,亦是期许地道:“刘卿,湖广的清丈结束,朕打算推行全国清丈,亦由你来担任全国总监察,不知你意下如何?”

“臣定竭尽全力而为,助陛下开创盛世!”刘忠知道清丈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当即便认真地表态道。

三月十八日,朝廷正式颁布全国清丈田土重造黄册的政令。

朱祐樘从来都不提弘治新政,只是登基以来却是一直在悄然改革,致使这个王朝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全国一旦全面推动清丈田土重造黄册,届时的粮税必定再上一个台阶,虽然不能跟后面那个朝代相比,但亦能达到三分之一的水准。

朱祐樘倒没有骄傲于能够从全国百姓身上得到更多的税收,却是始终坚定发展的信念,而目前最重要还是打造东北粮仓。

海西三卫正式纳入建州管辖,而建州升级为东北府,而东北府被规划为大明东北粮仓的最重要产区。

山海关守备王震东升任辽东总兵。

辽东巡抚张锦因军功晋升,升任辽东总督。

武靖侯赵承庆则是加赐世券,即将来的子孙能够世袭武靖侯。

……

三月底的时候,满都海派使者桶哈来到了京城。

满都海终究是一个成熟的政客,并没有因为达延汗的仇恨而牺牲本国的利益,却是将达延汗的死归于病逝。

无论她是为了女儿的安危,还是继续借助大明丰富的物资壮大己身,都有足够的理由跟大明王朝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大明方面虽然根本不惧怕蒙古,但现在的实力很难做到东北和蒙古两个都要,故而跟蒙古和平共处是最有利的选择。

朱祐樘册封达延汗的儿子阿着为新一任北顺王,同时授予满都海北顺国圣王太后的称呼,由其代理北顺国的军政。

正当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承载着华夏振起希望的明远宝船却是迎来了一场狂风暴雨。(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