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 第364章 你也建学校,我也建学校

第364章 你也建学校,我也建学校(1 / 2)

众人看着程晓光,眼中全是复杂。

之前虽然对方拿到九十五万奖金,基本工资也非常高。

但大家完全可以接受。

毕竟程晓光再优秀,也就是一名初中老师。

而且还是私立中学老师,连编制都没有。

可现在张岳却专门请他当校长,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校之长,尤其是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的校长,不管社交还是其他,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精英。

甚至是不亚于大学校长的精英。

原因很简单。

刚才张岳说中原外国语有上百名学生,被特招进入全国顶级大学的事。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中原外国语明年也有这个成绩,

不,哪怕只有这个成绩的一半。

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就会成为全豫省所有家长心中最理想的初级中学。

因为只要进入这个学校,就代表你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用经历中考和高考的残酷,便成功踏入顶级大学大门。

父母为了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能有多卷,早就被充分证明。

到时带着礼物拜访程晓光这位分校校长的人,绝对可以把门坎踏破。

而这些拜访的人,又往往非富即贵。

只要程晓光一直坐稳这个校长的位置,他能结交的人脉,完全超出想象。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分别了十三年的大学同学,现在已经全部成家。

他们的孩子大的八九岁,小的也有三四岁,将来肯定是要上学的。

那么孩子在哪上学?

如果是以前,孩子肯定就近入学。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分校校长程晓光是自己同学,有了这层关系,来中原外国语读书简直不要太轻松。

所以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和程晓光搞好关系。

而且必须搞好关系。

包括马帆也不例外。

虽然他认识张岳,但和张岳并不熟。

想安排孩子到中原外国语读书,肯定大费周章。

程晓光就不一样了。

大家是一起同窗了四年的兄弟,虽然平时说话聊天,难免有攀比的意味。

但真到了关键时候,还得靠这些老同学。

想到这里,他连忙拿起酒杯对张岳道:“张老板果然慧眼识人。

老陈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而且每年都拿国家奖学金。

毕业后的人生也像开挂,如果他当校长,我敢保证他能帮您把学校管理的井井有条。”

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附和:“没错,程哥真的很厉害。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多亏了他当年帮我。”

“还有我……”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现在在张岳面前卖程晓光一句好,比私下里请他吃十顿大餐都管用。

大家都不傻,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倒是程晓光有些无奈,他对张岳道:“您别听这帮瞎家伙胡扯,我自己有多少斤两我还是清楚的。

要不这样,您给我两天时间,我写一份关于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分校的筹备报告。

您先看看怎么样,如果您认可我的筹建理念,我就尝试一下。

如果您对我的筹建理念不认可,那我还是当自己的社团老师好了。”

张岳瞬间笑了:“我果然没看错人。”

虽然来之前,他已经对程晓光的个人经历做了详细调查,对对方的能力也有充足的信心。

现在他发现,对方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优秀。

忽然一个声音问:“张校长,你的外国语分校准备建在哪?”

张岳扭过头,程晓光立刻道:“这是郑桂杰,大学的时候和我一个寝室。

大学毕业后他去漂亮国念研究生,从事的也是教育行业。”

郑桂杰连忙摆摆手:“我的职业只是和教育有关,但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我做的是教育投资。”

张岳一愣:“教育投资?那是什么?”

郑桂杰笑道:“你应该听过衡水中学吧?”

张岳点点头:“衡水中学当然知道。”

“那衡水第一中学你也不陌生了?”

张岳诧异的看着他:“难不成你也是衡水第一中学的股东?”

郑桂杰点点头:“我只是小股东,而且我的股份来自于我的职业。

一旦我不从事这个职业,那我的股份就没了。”

张岳恍然:“原来是这样,那我大概明白了。”

倒是马帆有点着急:“我说你们能不能不要打哑谜?

我可是半点都没听懂。”

郑桂杰微微一笑:“这个主要牵扯到一些教育方面的内幕,没从事过这个行业,不清楚很正常。

你一定知道,前几年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吧?”

马帆点点头:“这个我当然知道。

双减政策下,教育部门主要打击两个行业。

第一是校外培训机构,第二就是私立学校。”

“那你知道国家为什么打击私立学校吗?”

“这个……应该是收费高?”

“对,但不全对。

其实关于私立学校,还要从衡水中学开始。

当年衡水中学采取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短短几年就卓有成效。

尤其是这个学校的清北率,每年都创造历史新高。

很快,衡水中学就成为所有学生心中最理想的高中。

大家都拼命学习,以能考上衡水中学为荣。

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来僧多肉少,很多家长甚至不惜费巨资,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到衡水中学念书。

然而衡水中学的招生指标是固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家长愿意出高价,能自费去读书的学生也很少。

那些手中挥舞着钞票,孩子依然没学上的家长的痛苦,没有人亲自经历过,根本感觉不到。

于是立刻有人嗅到了里面的商机。

于是这些人就和衡水中学联合起来,成立了衡水第一中学。

衡水第一中学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却是一所彻头彻尾的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代表着昂贵的学费,当然,学生家长又不是傻子。

你收费高可以,但需要拿出绝对的实力。

然而这根本难不到衡水第一中学的创办者。

对方高价聘请衡水中学的老师来学校任教,又拿出一大笔钱作为奖学金,邀请衡水中学的尖子生来这边念书。

当时一个衡水中学的老师,只要愿意去衡水一中,年薪至少四十万。

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达到衡水一中要求的标准线,不仅学费生活费全免,一年还有一万块钱的奖学金。”

此话一出,其他同学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的好事,别说那些一个月只有几千块钱工资的老师,换成自己都会心动。

至于学生……

学生时代,大家都穷的叮当响,而且总觉得亏欠父母的养育之恩。

现在有一个能帮父母减轻压力的机会,自然愿意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