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抗清> 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们也通敌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们也通敌了?(1 / 2)

王五没听到钱道台给后辈讲的为官真谛,若是听到了,肯定惊为天人。

因为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可是古今中外多少能人志士总结出的真理。

宋谦的权力是谁给的?

不是什么大清朝廷,而是大清朝廷的真正拥有者——满洲大人们。

所以,前番宜昌城那位陆知府就犯了个典型认知错误。

他以为只要不开门,保住城中士绅和百姓性命,为大清守住城池且不资敌就行。

却没有意识到被明军捏在手中的满洲大人们,才是他最需要保住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宜昌城、什么百姓、什么财产。

哪怕这些满洲大人们是明军手中的俘虏,他陆知府也得无条件保。

因为满洲才是大清!

没了满洲的大清,能叫大清吗?

为官者,态度决定一切。

只要燕京的辅政大臣没咬牙宣布以穆里玛为首的满洲俘虏集体殉国,这些人就能代表满洲八旗!

作为汉官如何选?

显而易见的事。

同大清根本比起来,其它都不足一提。

气节什么的更是荒唐可笑。

宋谦到底是年轻些,对新事物和新道理的接受能力强一些,很快就做出了明智选择。

那就是不惜代价保满洲。

看着他只保住了两个满洲,实际上却是都保住了。

因为,没有满洲大人在他的辖区出事!

光这一条,别说开城让明军进去,就是带着全城百姓把辫子割了,回头照样能得到重用。

主子那里也是分得清大小王的。

做走狗就得有做走狗的觉悟。

分不清谁是主人,那才是要命的事。

不出意外的话,宜昌那位陆大人恐怕已经去见先帝了。

对于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破窗者”,王五给予高度重视,不仅没有逼迫其写保证书,还主动以靖西大将军、湖广巡抚的名义给其出了一份物资接收公文。

明军在城中果然秋毫无犯,与百姓也是公平交易,买堆萝卜都照价付钱,着实让夷陵城中的百姓开了眼界。

也让宋谦悬着的一颗心彻底落了下来,他就怕明军不讲信用进城之后翻脸不认人。

那样真就对不起城中这几万百姓了。

好在王将军是個诚实守信之人,日后未必不能再合作。

被释放的两名参领一个是正黄旗的拉哈达,一个是镶黄旗的二珠。

是王五特意挑出来的。

参领是正三品,属于八旗高级将领,加之二人又是两黄旗出身,身份就更加高贵了。

可能指挥不动湖广提督董学礼,但下面的总兵、副将们见到这两位爷,怕是不敢不听话。

没要人家写保证书。

保证书这东西是大杀器,不能泛滥。

猫啊狗的要都写了保证书,那这玩意就起不到核威慑作用,也容易暴露。

放人前,王五又特意说是夷陵知州点名要求释放他二人,代价就是让明军进城并提供粮草供给,如此算是给宋谦再送一个人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