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游戏竞技>暗影明谍> 第182章 对时间的紧迫感

第182章 对时间的紧迫感(1 / 2)

之后,李君豪又专门回了趟警务处,调阅了关于跑马厅的资料,对其渊源和组成结构做了一番了解——嗯,他是真的要对这里下手了!

跑马场由股东合资开发,大部分为英国人,委员会主席最初是怡和洋行大班约翰逊,约翰逊回国后,由祥茂洋行大班盘尔哥接任。委员有壳件洋行大班克拉克,在上海拥有大量房产的大拉司、马立斯以及鸦片贩子沙逊等。在委员会(董事会)下面设书记1名,拥有很大实权,任此职最久的是丹麦人亚尔逊。在书记之下设华籍副秘书1名,跑马场的华籍雇员均由他雇用,因此亦有很大权力。

想入马会要履行一定手续,理论上,年满21岁、任何国籍的外国人均可申请入会,然后由9-11人组成的投票委员会进行表决,全部同意即行通过;如有1人反对,保留其申请资格,到下次开会时再表决;如有2人反对,须再过一个时期申请填表;如有3人反对,便永远取消其申请入会资格。

1908年,跑马场有正式会员320人,其他会员500人,每人每月缴会费10元。

1927年,江湾跑马场成立后,才允许中国人作名誉会员。

跑马总会组织赛马只进行组织工作,并不供应马匹,参赛马匹均由马主私人豢养。跑马总会的收入除门票以外,主要靠赛马时博彩抽成,宣统元年(1909年)以前,采用挂牌定额分彩的方式,由各赌摊的老板向跑马厅交纳保证金后在场内设摊开赌,盈亏由摊主负责,跑马厅坐收盈利。

以后为了追求更多利润,在赛马之前发行各种彩票,其中以香槟票为最多,华人买此彩票者甚多。以30年代计,每次赛马门票5元,一场售数千张,加上各种彩票,每天净收入数以10万计。

赛马会的门票收入每年有10万银元以上,马票的收入更多,仅1920-1939的20年里,香槟票、独赢票2种彩票的收入就达14139万多元,平均每年获利700多万银元。到抗日战争前夕,跑马总会尚积余2000多万元。

民国廿五年(1936年),作为万国体育会的债务担保人,跑马总会收买了万国体育会5/8的股票,民国廿七年(1938年)全部接收了万国体育会的财产,跑马总会成了整个跑马厅所有场地的真正主人。

1932年,跑马总会拆除了旧屋,花费200万两白银,由英资马海洋行设计,重建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100多米长、4层高的新楼,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跑马总会大楼的外观属于古典主义造型,外墙是红褐色面砖与石块交砌,有塔什干式柱廊;前面设有看台,西北转角处有一座8层高的钟楼,高达53米;底层是售票处和领奖处,二楼是会员俱乐部,三楼是会员包厢,四楼是职员宿舍,内部装饰富丽堂皇。

-----------------

离开跑马厅时,李君豪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其实也没有复杂的,就是在交货时间前提前联系戴笠,让他安排好武汉的机场;他直接在晚上时带人封锁跑马厅,借用这里几个小时,铺一条临时的钢板跑道(他记得海陆四团的仓库里有这个玩意),200米长就够了,到时他驾机飞过去,最多两个小时就到了,交接后于飞回来就是了——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掩饰性的行动,不过那些比起开飞机来都不算是什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