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第126章 代表(1 / 2)

张晓华和郑珊打了一个赌,赌她们什么时候能招到设计师。

郑珊觉得很有难度。

她们想要有专门学过服装设计的人。但现在这个专业几乎没有,她们寄希望于一些有天分的人,吸引她们前来应聘,现场查看她们的设计水平,郑珊觉得难。

张晓华持反对意见:“你想想我们开出的薪资是多少?”

“两百块怎么了?”郑珊反问。

“现在能拿一个月两百块钱薪水的地方,你猜都是什么职位,你要的只是一个设计师。”张晓华回道,只觉得郑珊最近修理厂子花钱如流水,如今都不知道两百块月薪对一般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事实证明,还是张晓华更懂现在生活。

前来服装厂应聘的人数多到几乎要排队,而广海云帆服装店内更是有不少人来问是否招收服装设计师。

来应聘的人里面,有些是有多年经验的老裁缝,有的是在其他制衣厂上过班的打版工人,还有些领导关系户。不少人和郑珊打招呼,正是理都不理,她坐在面时间内,不看学历不看身份只看设计。

在几轮面试后她敲定了两位设计师,一男一女。

女设计师是广海第一制衣厂的打版工人米飞燕,她面试时穿着自己设计的长裙,一眼就被郑珊看到,郑珊对她的收腰长裙很喜欢,主动将她留下;而另一位男设计师则是黄其汉的远房亲戚黄晓亮,他的优点在于总能从潮流中找到适合的

元素放进衣服设计,比如他想到一款短袖,上面印上“有为青年”四字。

郑珊差点以为这大哥也是穿越过来的,直到后面发现他是在外国碟片中来的灵感,郑珊录取时还不知道他和黄其汉的关系,直到黄其汉偶然提起,不过郑珊和张晓华更喜欢米飞燕兼具美感和实用的设计。

培养自己的设计师,打造自有品牌,郑珊有自己的想法,她要推出极具云帆特色的服装,让人一一看就明白这就是云帆。

之前生产受限,她们做贴牌实讨巧。也就是仗着上新速度快,可以快乐吃老本。而在信息越来越快的今天,云帆必须要让自己的品牌风格更鲜明,更有传播度,这样才会有更多人为云帆这个品牌买单。

设计什么呢?郑珊始终没想明白,两个设计师提供的设计,黄其汉和张晓华都觉得不错,但这并不是郑珊想要的东西,总感觉少了点意思,虽然安排生产收腰长裙和印字短袖,在广海和深海掀起一阵云帆风潮,郑珊依旧不满意。

1983年过得很快,如果不是日历上明显写着离过年不过两个月,郑珊觉得时间停留在年初。

今年上半年郑珊连轴转,为此还招了一位女助理詹琪;当一切步入正轨后,郑珊反倒成了厂里无所事事的那个人。

明明一切都好,服装厂运营良好,深海广海今年又各自开了两家分店,两个城市加起来一共有八家店,服

装厂现有员工四百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郑珊却有种原地踏步的感觉。

郑珊坐在椅子上放空,直到张晓华过来敲门,郑珊才回过神。

回家路上,两人依旧骑着自行车,路过广海电影院,郑珊突地停下脚步,傻傻看向电影院的工作人员。

张晓华不明所以:“珊珊你看什么呢?”她也望过去,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售票窗口贴着电影海报。她多看了两眼,发现不是自己认识的电影。

她停下车过来:“看起来是新电影,怎么,你想看?”她看看放映时间:“这看起来还得些日子才能上映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