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308章:杨先生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第308章:杨先生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2 / 2)

杨继荣也是崇思勤劳致富。

当年,他和李玉芳在岳父岳母两万港币的支持下开了那家鸿辉电风扇公司,可以说都是一手一脚奋斗出来的。

当年的艰辛,现在依然还是历历在目。

回想起那段时间,杨继荣还是很满足的。

他觉得杨铭说得不错,只要有手有脚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想着靠不劳而获,甚至,成为寄生虫。

这样不但没有帮到他们,反而害了他们。

“peter,我认可你的说法。”

“爹地,我们是有钱,但是,绝对不能养任何一个寄生虫,这样不但会害了他们,反而会害了更多人。”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初面对紫琻县那几十万群众的时候,杨铭已经很清楚,如果单靠送他们一些礼物,甚至一些钱,根本没有什么用。

归根到底,还是让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工作,自己可以提供,但是,他们的收入是要靠自己辛勤劳动去付出。

此时,杨铭针对是三角塘生产队的村民,这是他在老家最亲的杨氏宗亲。

至于更远的可能就是龙川县的杨氏宗亲,甚至龙川县的群众。

“第一,关于围龙屋。围龙屋是我们客家人的根,只要围龙屋还在,我们客家人的根就在。现在这一座围龙屋,已经有一两百年历史了,本来就很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没有人定期维护和修缮,迟早都会倒塌变成一堆泥土。关于围龙屋的保护和修缮,我们可以拿钱出来维护好。”

杨继荣点点头,非常赞同。

他对于围龙屋是非常有感情的。

现在这次回来,看到围龙屋还在,他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

“第二,关于三角塘。三角塘是我们杨家村的风水塘,意义重大。我听说以前三角塘生产队因为缺少耕地,不得已把三角塘直接给填了,用来种植水稻。在我看来,那种情况下,确实逼不得已。现在不一样,即使把三角塘全部填埋了,一年也种不了几千斤的粮食,与其那样,不如好好保存下来。我的想法是出钱修建三角塘的塘堤,可以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甚至可以养鱼。这个三角塘属于三角塘杨氏族人,如果有人不愿意那样做,那么完全可以花钱买下来,但是,这种人以后想让我们帮什么,就不要想了,也就是说,三角塘和围龙屋一样,我们出钱维护。”

杨继荣也是点点头。

对于三角塘的存在,他也是感情深刻。

“第三,关于村里的小孩。现在村里的小孩挺多的,我听说我们回来前,村里许多小孩穷得连书都读不起,在我看来,读书是改变许多人命运的机会。我是非常支持这些孩子继续读书的,也就是说,无论这些孩子家庭如何,学习成绩如何,只要他们愿意读书,我都出钱给他们读书。”

杨继荣又是点点头。

尊师重教。

杨继荣也是非常重视教育。

当初杨铭在参加燕京国庆典礼,捐出巨款支持国内大学的助学金,他也是非常称赞杨铭的做法。

“第四,关于村里的老人。现在村里老人不多,村里老人生活是很惨的,既不能劳动,也没有收入,在这个年代,吃得不多,辛苦了一辈子,因为各种病痛折磨,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我想,对于这些老人,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支持。”

这些老人,许多有手有脚,但是,在农村,甚至在未来,他们都是最惨的人,如果是大城市里面那些老人有养老金还好,农村的根本就不用想了,遇到不孝顺的儿女,活活被饿死都有可能。

对于村里这些长者,杨铭是赞同支持和抚养他们。

杨继荣听到后又是点点头。

现在杨继荣是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以前就是那样在贫穷中痛苦熬过去的。

“爹地,关于这些老人。我是这样想的。第一,50岁到60岁的老人,每个月50rmb。第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100rmb。”

50rmb?

100rmb?

在农村来说,这也算是一大笔巨款了。

这些钱,无论是买吃的,还是买其他生活用品都足够了。

杨铭不会给太多,也不会给太少,更不可能给他们拿去养那些年轻人。

50rmb到100rmb,杨铭也是考虑清楚。

杨继荣点点头。

“第五,关于疾病甚至重病。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生病的情况,像这里的村民,很多时候,如果遇到大病,要么只能让赤脚医生或者村医看看,要么只能在家等死,在我看来,这也要改变。关于村民,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又或者是中年人,只要是得了大病,需要花很多钱的时候,都由我们拿钱来给他们解决治病问题。”

“peter。”

听到杨铭那样说,杨继荣是真的很感动。

因为他想到自己父母,就是因为生病,最后活生生痛死的。

如果当年有人给钱他们去看病,绝对不会那样。

“第六,关于婴儿。爹地,在我看来,孩子不但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我是支持自愿生孩子的。”

杨铭刚刚说出来的时候,杨继荣说道:“我听说国内不是这样,生育这方面,可能要受到限制。”

杨继荣父亲那一辈,都是十多个兄弟姐妹,到了杨继荣那一辈也是那样,现在可能没有十多个兄弟姐妹,但是也有七八个。

杨继荣听说现在生育似乎要受到限制,也就是说不是想生就生。

“父亲,生育孩子是天性,怎么可能受限制呢?”

杨铭做的这件事,可不仅仅是针对现在三角塘村民,他是想告诉老先生,他说过的,并没有忘记。

杨继荣不知道那些。

“那你想如何支持?”

“只要是怀孕了,我愿意提供100rmb一胎,我愿意花钱让他们去龙川县的医院生孩子,那样对于这些孕妇来说更加安全。生孩子下来,肯定也是需要花销,我愿意再提供100元给孩子。”

“peter,那岂不是说,相当于生一个孩子奖励200元?万一村里那些妇女拼命生,到时怎么办?”

“爹地,我们这里人口不多,现在全村里才三百多人,听说以前我们围龙屋都有五百多人,不管他们怎么拼命生,最多也就是多出几百个孩子而已。”

“那以后这几百个孩子长大再结婚,岂不是更多人?”杨继荣担心问道。

“爹地,我这只是针对一定时期,以后等村民自己富裕起来后,他们自己抚养自己的孩子,不需要我们出钱。”

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