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313章:残酷的高考预考制!

第313章:残酷的高考预考制!(2 / 2)

高考预选成了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门槛。

1981年,高考预选被正式列入高校招生政策。

其中,中原大省人口多、考生多,且高等院校少,是全国推行高考预选制度的地区之一。

豫省高考预选,从1981年开始,一般会在统考前的一个月左右进行。

运气好的,成绩好的,当年与次年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有预选,有幸的是这两年都顺利通过了预选,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

但是,很多同学中有不少平常学习不错的被高考预选提前淘汰出局,没能摸一下高考大门就提前结束了高考历程。

高考的预考制的残酷,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经历过,根本体会不到残酷性。

想一想,寒窗苦读十年,最后却是参加高考前的预考被淘汰,连高考试卷都没有能够摸到,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真的无法体会。

如果没有在这高考前的预考制,杨铭觉得国内在八十年代的高考录取远比真实的录取率要低得多。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能够靠自己考上大学,甚至中专,大专的学子,是真的非常厉害的精英了。

杨铭在车上坐着,沈先生和张秘书在旁边介绍。

他们发现和杨先生接触得多了,也发现杨先生不仅仅是香江大资本家那么简单,杨先生懂得好像远比他们知道得多。

“沈先生,张秘书,按照现在国内每年高考人数的情况,必然是一年比一年多,那你们如何解决?”

高考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对于绝大多数学子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竞争力越来越残酷。

对于负责高考的工作人员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人员又是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出现许多问题。

甚至,杨铭还知道,尽管高考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最公平的一种筛选人才的办法,还是出现许多问题。

其中,一些考生明明自己考上的,却是被其他人冒名顶替了。

这种事,在这个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来说,信息不发达的社会下,还是出现很多这种情况。

沈先生,张秘书听到杨先生说道这句话,真的很震惊。

1977年恢复高考,已经有570万人,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超过610万人,正常情况下,今年参加高考的肯定是超过700万人了,未来可能还会更多,甚至每年高考人数过千万都有可能。

现在杨铭不是和沈先生,张秘书说,而是和他们背后的老先生,锡老说。

老先生和锡老都是很厉害的人,他们必然知道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问题,肯定也会有人去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不出意外,一刀切的预考制也就出现了。

这个预考制在杨铭看来,不但残酷,甚至,极其不公平。

因为预考制的可以操作的空间太大了,虽然可以截留和先淘汰一部分成绩差的考生,但是,也有一些考生除了运气不好,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倒在预考制,导致终生遗憾的。

杨铭不喜欢这个高考预考制,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提出,或许可以改变一下这些学子的情况。

但是,那种情况下,到时必然有更多的学生正式参加高考,导致最终录取率更低。

沈先生,张秘书在那思考。

俩人也是聪明人,一时之间,似乎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离开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部,下一个地点是来龙川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