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1401章:门口的野蛮人!

第1401章:门口的野蛮人!(2 / 2)

在回到半山别墅。

杨铭刚才已经让林秀芝通知梁淑宜到浅水湾半山别墅见他。

现在杨铭刚刚下车,林德钟过来说道:“杨少,梁总经理来了。”

杨铭点点头。

来到花园那里,很快看到梁淑宜。

梁淑宜还是短头发,一副女强人的模样。

不过,杨铭一年到头也没有见对方几次。

但是,每次见对方,梁淑宜感觉都是很重要的事。

“淑宜,此次我去琼海三娅度假,发现了一个音乐天赋很不错的年轻人。”

老板杨爵士给亚洲唱片公司推荐新的人物?

梁淑宜也是很高兴。

“老板,在哪?”

这个时候,罗霖,朱美,还有罗霖的女儿被带了过来。

这三人已经得知,杨先生平常就是住在这里。

而且,这里都是杨先生一家人住的地方。

这里很安静,看出去都是树木。

但是,在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和一片片的山,看起来特别不错。

“这位是亚洲唱片公司总经理梁淑宜小姐。”

罗霖,朱美没想到,刚刚来到香江,杨先生就让他们见梁淑宜。

他们是听说过梁淑宜的。

“你好,梁总经理。”

罗霖和朱美分别向梁淑宜打招呼。

梁淑宜第一眼看到这俩人,发现这俩人倒是没有太出奇的地方。

“这位是罗霖,这位是罗霖的女友朱美。淑宜,我是这样想的,罗霖各方面不错,但是,暂时还不适合出道,你先在香江找各个老师教他。”

现在罗霖算是出道了吗?

还真的不算。

对方只是酒吧的驻唱而已,连唱片都还没有出过。

但是,此次来到香江,杨铭就是想让他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方音乐,还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和风格。

所以,对方还不适合出道。

等到时机成熟,杨铭再让他们回大西北采风,或许到时积累到更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罗霖来说,他的未来会是更加成功。

梁淑宜已经明白了。

这是一个筹备人才。

“朱美,你有什么打算?”

朱美也是出自音乐家庭,现在也是流浪女歌手,但是,历史上,她为了罗霖的音乐之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音乐发展。

“杨先生,我准备亲自带女儿。”

这个女儿是罗霖和前妻的女儿,对方能够那样做,确实很不错了。

“也不用那样,在香江最多就是菲佣,你们完全可以找到菲佣照顾她,香江的菲佣也不贵,你们也有时间放在音乐上。”

剩下其他事。

杨铭就不说了。

梁淑宜在这个音乐圈已经很长很长时间了,她见过各色各样的人。

但是,他知道,香江有潜力的歌声,甚至从国内来有潜力的歌声,像张墙这些,都是杨铭给她推荐的。

而现在杨铭推荐的罗霖,虽然她还没有看出什么来。

现在她和罗霖谈起音乐的时候,才发现,还真的有些不一样,得知对方十多岁就跑出来,然后流浪在国内各大城市,也成为几个乐队的成员。

梁淑宜知道对方音乐这方面已经经历过许多,但是,还是不行。

按照现在来培养,是让他接触各种各样的乐器和音乐。

“罗先生,朱小姐,我们会按照公司的储备人才的福利来给你们安排的,除了一套房,固定的薪资外,你们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专心研究音乐就行。”

在梁淑宜看来,只要到时罗霖出道,成功之后,也就是公司的摇钱树,那么前期的投入根本算不上什么。

让罗林和朱美没想到,此次过来香江,还真的什么都不用担心。

但是,这里给他们的感觉,就如同另外一个世界一样。

除了繁华,就是很多很多的高楼大厦。

俩人当天下午带着女儿离开浅水湾半山别墅,然后被安排到九龙一处公寓住下。

其后,他们很快就被安排进行训练,和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

期间,杨铭也不再去关心。

但是,他知道或许在他的作用下,罗霖可能比起历史上的叨郎会是更出名。

。。。

1994年。

此时,国内开始流行口服液。

杨铭并不关注,而是在关注另外一件事。

在1993年前后,万可旗下有55家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遍布全国12个城市。

万可被批准在香江发行b股。

当时“大陆概念”在香江炙手可热,估计可得4.5亿元港币。

王实踌躇满志。

在筹划会上,香江渣打银行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瞪着很大的眼睛问王实:“王总,你们万可到底是做什么的?”

王实后来说,是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他。他回家拿出计算器好好算了一下账,把万可从1984年到 1994年的贸易盈亏相加,结果得出的数字居然是负数。

他旗下的很多产业看上去都前景美好,而实际上却成长乏力,他也根本没有将之整合壮大的能力。

如果说那位年轻基金经理让王实开始思考多元化与专业化的问题,那么,另一个人则用更极端的方式来“教训”他了。

1994年3月30日上午10点30分,鹏城最大的证券公司骏安证券的总经理张国青来到王实的办公室,他只坐了5分钟就离开了。

王实被告知,骏安已经联络了万可的部分股东,准备对万可的经营战略投不信任票,并建议改组董事会,新闻发布会将在两个半小时后召开。

两年前才创办的骏安是一家“深不可测”的证券公司,拥有强大的背景资源。

1993年,它承销万可b股,成本在每股12元,结果推销不力,股票上市价每股只有9元,它手中压了1000万股。

按王实的揣测,张国青此次袭击万可,就是为了炒作改组新闻,拉抬股价,然后乘机出货减亏。

而张国青用来攻击万可的题材就是万可的多元化模式。在已经拟好的《告万可全体股东书》中,骏安指责万可的产业结构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和管理层的经营重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

作为万可b股的承销商,张国青对万可的经营动态以及王实的多元化反思其实早有耳闻,他的出手可谓击中要害。

这是国内企业史上股东与董事会的第一次直接对抗,因此它被称为“骏万事件”。

被逼到了墙角的王实自然不肯束手就擒,他当即想尽一切办法,先是稳住一部分参与倡议的股东,然后向鹏城交易所提出紧急恳请,以“防止人为操纵股价异动”为理由,要求停牌万可。

在之后的几天内,张国青与王实各显其能、隔空交战,媒体一时沸腾,股票却硬是被停牌了整整4天。

实际上,现在杨铭,帝国集团,还有蛇扣港等都是万可集团的大股东,但是,现在骏安集团很明显是想联合其他股东把王实赶跑,或者是故意炒作万可股票,从中牟利。

但是,王实知道,只要杨爵士一句话,那么万可就没有任何问题。

王实亲自坐车前来浅水湾半山别墅见杨铭。

在花园那里,杨铭见到王实,也听到现在王实说起万可得情况。

在杨铭看来,这样的大战,其实在香江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杨铭认为,在客观上,这也最终迫使万可和王实下决心走专业化的道路。

王实要卖掉了饮料公司、扬声器厂和供电服务公司,而将全部心思放在房地产上。

杨铭就万可事业的战略准则:一是“两个70%原则”,即万可集团70%的盈利必须来自房地产,而城市居民住宅项目又必须在房地产业务中占到70%,这使得万可的主业特征十分清晰;二是“高于25%利润不做的原则”。

在国内市场,房地产业从一开始就是暴利行业,几年前,万可只要一拿到土地批文,就有超过100%的利润,当时的房产界更有“低于40%利润不做”的行规,王实的这个原则让万可规避了高风险,加强了公司适应经济周期的能力,培育了公司的竞争力。

此次,王实过来,杨铭亲自点醒对方,对方只要经营好房地产就行,再涉及到其他行业,营业额看起来好看,实际上利润并不高,反而容易遭到其他人攻击。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