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1456章:芯片造假事件

第1456章:芯片造假事件(2 / 2)

在彼时,摩托罗拉不仅是大公司,还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通信企业之一。

在过去,摩托罗拉的最辉煌时代,曾一度占有通信市场近七成的订单。人类历史上知名的阿姆斯特朗登月口号“这是我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正是通过摩托罗拉公司的通讯设备传至地球。

摩托罗拉公司在彼时的处理器方面具有着巨大的领先优势,这个优势不仅是针对落后国家,而是全世界。可以说,彼时的摩托罗拉公司就是通讯领域的一座丰碑,是所有计算机专业领域人才的梦想之地。

陈晋凭借自己的高学历与高超的计算机水平,顺利进入摩托罗拉公司,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

这个职位是专门就摩托罗拉公司的芯片做测试研究的。陈晋也就是趁此机会,接触到了彼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芯片。

在这段日子里,陈晋每天的工作任务便是对那些研发的芯片做各种测试,来检测这些芯片的运行效率。经过长期的测试,陈晋发现这些芯片的技术水平确实高超,较之国内领先了不知多少。但这些芯片若想要复制,恐怕难度并不算特别大。这一闪而过的念头,为之后他做出诈骗之举提供了思路支持。

陈晋在m国的日子并没有待太久。在多个大公司内短暂工作学习后,陈晋便回到了z国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此时的z国深受芯片问题困扰。

国家发展电子通信领域的需要十分迫切,但当时z国国内没有能够提供支持的芯片。没有芯片支撑,电子通信技术就算是没有底座,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而长期依靠国外的芯片技术,我们自己建立的电子通信网络对国外有心之人而言,那便是不设防的围墙,可以随意进出。就算我国将这些都不放在心上,坚持要用国外芯片。

国外企业也不一定愿意长期支持提供相关产品,一旦断供,我国的电子通信领域便会面临巨大危机。

如此一来,彼时的我国对于自主研发芯片,有着别样的渴求与期盼。

而陈晋作为在m国顶尖大学攻读计算机、同时又进入过世界最优秀通信公司的人才简直是国家最需要的人。

陈晋自然也是知道国家对于人才的强烈需求,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回到了国内。

他回到国内后便向z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交大发起了求职申请。

在陈晋的描述之中,他不仅拥有高学历、高水平更在摩托罗拉公司担任芯片开发职位,对于芯片开发非常了解。

在他的花言巧语下,紧需人才从事芯片研发工作的上交大很快便将陈晋揽入麾下。

作为简历中曾为摩托罗拉从事芯片开发工作的高级人才,上交大特意以陈晋为核心创建了芯片研究的工作室。

上交大的领导们都翘首以盼,希望这位归国的青年能够为上交大,为z国创造出一个奇迹。

短短两年之后,陈晋带领自己的团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寒芯一号”研制成功。

这不仅震惊了上交大的领导干部,也震惊了全z国的相关专家。短短两年,几位工作人员便完成摩托罗拉公司几百位设计师数年的工作,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在好奇之下,无数z国学界大咖参加了陈晋的芯片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陈晋介绍“寒芯一号”是由自己导研发的新型芯片。

它采用与摩托罗拉等世界著名公司相同的0.18微米技术打造而成。

在面积只不到两个指甲的小小芯片内搭载着32位处理器,能够1秒钟运行2亿次。

要知道彼时的z国由国家搭建而成的巨型计算机,每秒运行也只达到了1000亿次不到。

“寒芯一号”能够在指甲盖大小的空间内制作出内秒运算2亿次的芯片在国际上同样是极为优秀的。

凭借着“寒芯一号”的超强能力,陈晋获得了许多殊荣。交大基于他的贡献,将他聘用为教授,并授予他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身份。

上面也十分认可这位高端人才,对他的作品非常满意,授予了他“长江学者”称号。

在外界的一片赞誉声中,陈晋仿佛在彼时成为了z国最受关注的科技新星,成为了拯救z国芯片发展事业的伟人。

但陈晋明白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只是一个骗子,制造了一场骗局。

在研发之初,陈晋就没想过要真正为我国研制出能够赶得上m国的自制芯片。

在他的心中,z国的芯片是不可能赶超m国的。他接手自制芯片项目之始,便做好了编织骗局,从中获利的打算。

既然m国的芯片那么好用,直接套用m国芯片,换一层z国皮不就得了。

于是他用重金托仍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的同事窃取了摩托罗拉公司芯片的源代码。他希望借助这份源代码,创造出z国版的摩托罗拉芯片。但这样的方法却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套用源代码制作出的芯片性能原比不上摩托罗拉公司原装的芯片。

这让陈晋感到大为恼火,自己难道真的要自研芯片不成?可自己就是个测试工程师,哪儿来的经验自研芯片呢?

陈晋编织骗局,制作假芯片骗取惊天资金。但骗局终被戳破,真相大白。

一番犹豫之下,他下定决心。既然换皮不成,那干脆就别换皮了,直接换名。他让自己的亲兄弟远赴m国为自己购置摩托罗拉的芯片。

在兄弟将这些芯片全部带回z国后,陈晋接手了这些摩托罗拉的最新芯片。

他选择了一种最为直接粗暴的办法为芯片改名。

他命人用砂纸将芯片表面摩托罗拉公司的标志全数磨去,再打印上自己工作室的标记。就这样水平与m国摩托罗拉公司持平的“寒芯一号”诞生了。

有人看到这儿,不禁会问,难道“寒芯一号”如此重要的产品不需要检测嘛?检测过程中不会发现异常吗?

这些问题陈晋怎么会想不到呢,他早就做好了对策。

在芯片的研发过程当中,必然会有公司企业参与到芯片的测试当中。为了不暴露“寒芯一号的”真实情况,陈晋选择买通为“寒芯一号”做检验测试的公司。

他通过开创一家空壳公司来承包“寒芯一号”的测试,再将这些测试外包给z国的其他公司。这些分包的公司被陈晋用重金贿赂,自然对“寒芯一号”与摩托罗拉公司芯片的相似之处避而不提,只将其本身的性能检验报告提交。

拿到报告的陈晋便会趁机向上交大邀功,证明自己研发芯片的进度与惊人水准。上交大便在一次次后收到检验报告后交付大量项目资金。在陈晋这样的操作之下,上交大在芯片研发的过程中共为其支付了11亿人民币。

这巨额款项在陈晋支付完外包公司的检测费用与贿赂费用外,全部被他揽入到了怀中。这巨额的财富让陈晋愈发坚定将骗局进行下去的决心,他越走越远,为全z国编织了一个惊天的骗局。

。。。

陈晋和寒芯一号造假事件,杨铭记得在前世的时候,震惊了国内外。

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国内芯片发展非常落后,远远无法和国内相比,也正是因为太过于迫切突破,才导致国内上当。

当然,这不止一次的芯片造假事件,有好几次这样的事件,都是骗取国家大量经费,同事也导致国内的芯片一直得不到发展,耽误了非常多的时间。

让杨铭没想到,现在居然也出现这种事。

因为那个人给他送来的那封举报信,说的就是关于某个芯片公司和博士造假骗取和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