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70章 屎一样的波面,奥斯曼发狂,欧罗巴

第370章 屎一样的波面,奥斯曼发狂,欧罗巴(2 / 2)

这是当年出京时,他爹说过的话,就算他爹反悔,他也会据理力争的。

“陛下没有皇子分封过来的,世界太大了,皇子都不够用了。”

韩雍先安他的心:“老臣说的是您的孩子们,您子嗣稀薄,只有四个儿子。”

“商太子是陛下指定的,这些年处置内政,也是有本事的。”

“陛下曾言,商太子有如仁宗皇帝在世,宽仁,善于处置政务,是个好皇帝。”

“而这几年,您的三位皇子随着您南征北战,老臣多少看出来些,都不是居于人下的性子。”

“东欧这么大,干脆分封出去。”

“让他们成家立业,也建立自己的封国。”

朱见漭却犹豫,试探问道:“这是父皇的意思?”

韩雍摇摇头:“这是老臣的意思,老臣回京后,会向陛下禀报,陛下会答应的。”

朱见漭直接跪在地上:“师父之大恩,弟子没齿难忘!”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儿子都不省心。

关键分封制起个头,所有姓朱的都有了心思,大家都分封当王,凭什么我被当成猪养啊?

朱家这个新黄金家族的传说,已经遍布整个天下。

关键朱见漭今年岁数不小了,42岁了,打了半辈子暗伤不少,不知道哪天人就没了。

所以呀,韩雍也在劝他,不要扩张了,稳定住现有的版图。

然后将外面的土地,分封给儿子们。

让他们继承陛下的志向,继续开疆拓土。

韩雍坦然受这一跪。

朝野重臣,都有嫡传弟子,唯独他韩雍没有,现在大明和以前不一样了,大明占据整个世界,遍地是封国。

他这辈子有能力,儿子也不差,但孙子一辈就不行了,等以后孙子在国内混不下去,来到商国,朱见漭受今日之恩,也得厚待他韩雍的后人。

师徒密谈很久,韩雍便启程回京。

视线往下看。

高加索是里海和黑海中间地带,这两年是大隋和奥斯曼打得最凶的地方。

大隋增兵高达60万,奥斯曼则派出57万大军,奥斯曼皇帝御驾亲征,双方互不落下风。

但是,随着大商占据莫斯科,击败了波兰之后。

形势急转直下。

奥斯曼支持的两个蒙古汗国倒戈大商,大商将军宋诚,更是亲率三万铁骑,坐镇黑海岸边。

奥斯曼不得不分兵协防北岸。

而这就被朱见汐抓住机会,击溃了奥斯曼大军,取得战略优势,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拉锯战。

景泰五十年。

西地中海的胜负也分出了眉目,大楚协同非洲五王,外加卡马尔联盟,几乎和法葡英荷联军打个平手。

最终朱见深付出很大代价,促使五国签订和约,五年之内不再发动战争。

主要是大明派来十万大军参战。

导致胜利的天平,趋于水平,再加上奥斯曼这个带头大哥不给力,连一个隋国都搞不定不了。

不能来参战,谁还他们和大楚打得你死我活的,聪明的列国当然不想打下去了。

五国签订和约,而跳的最欢的西班牙,遭到了无情抛弃。

本来西班牙觉得,他也是战胜国,怎么着大楚也得减少上次战争的赔款吧。

没错,确实减少了。

但大楚折现了,直接送给四国,西班牙毛都没捞到。

四国压根就不打算给他。

大楚最狠的是,把西班牙应该赔给大楚的赔款,送给了中立国德国,德国变成了催债鬼,天天找西班牙催债。

西班牙新王菊疼啊,都有点收不住了。

你玩就玩呗,把你媳妇叫进来是什么鬼?你媳妇还喜欢用木棍……

大楚算是元气大伤。

但朱见深觉得不亏,起码扛过这一次了。

他在想,大楚在欧罗巴势单力孤,最好需要一个绝对帮手,能在关键时刻帮他。

若是他再有一个儿子,去西班牙建国就好了。

没错,他看上了西班牙这块地方。

他本想将寿王封到这里去。

但刘大夏提醒他,要考虑太子的意思。

朱见深猛然醒悟,他今年52岁了,近来身体并不好,不知哪天就闭上眼睛了。

而朱佑樘野心勃勃,对寿王、兴王的分封一直不满意。

或者说,朱佑樘一直盯着西班牙这块地呢。

他也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朱厚照,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小家伙,但朱厚照更像个将军,不像个皇帝,还亲自上战场杀敌,大有曾经的汉王朱高煦风采,但没有汉王的战争天赋。

朱佑樘今年34岁了,早就等着急了。

虽然嘴上没说,但这几年,大有占据开罗独立的意思,若非大皇帝不许他换太子,他早就被废了。

没错。

朱佑樘此刻在开罗皇宫里目光阴鸷。

他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了,当腻了,他都34岁了,再不登基,恐怕刚登基就死了。

他将不满写在脸上,也不怕被朱见深知道,他皇爷爷还在呢,他爹不敢换他。

尤其他爹把属于他的北非领土,分封给了弟弟们。

大楚是帝国。

势力应该覆盖整个地中海的帝国,他必须收回弟弟们的兵权,当大明式藩王可以,当封地里的皇帝不行。

不过,和谈结束后,他立刻给他爹写信,让他爹游说欧罗巴诸国,反攻奥斯曼。

奥斯曼现在被大隋挟制,国内兵力不多。

现在是最好的机会,攻打奥斯曼,把战争里的损失,从奥斯曼补充回来。

果然,这番游说引起诸国的注意,尤其是卡马尔联盟,他们是进地中海捞一笔。

却遭到法国的极力反对。

鬼知道伱们是来薅奥斯曼的,还是薅我们这些沿海国家的!

大楚也不乐意,意大利这破地太显眼了,瞎子都能看见,维京人抢的不满意,肯定抢大楚啊。

别跟强盗讲道理。

这帮维京人,不就刚把盟友淮王给扔在英格兰嘛,谁信他们的话谁倒霉。

很快,楚、法、荷、德、葡、奥、英、匈八国联军组建成功,合计出兵34万,攻打奥斯曼。

希腊趁机寻求独立。

但是,八国联军根本不想打巴尔干半岛,而是打奥斯曼本土,本土才有钱啊。

奥斯曼早有准备。

关键上次的西班牙战争,彻底把各国的信誉打没了。

就知道各国明明打出狗脑子呢,忽然间就会掉头打别人,不带犹豫的,上一秒敌人下一秒盟友,太正常了,这就是欧罗巴战争。

奥斯曼的主力,被大隋牵制。

巴耶塞特非常果断,立刻和大隋签订协议,共享高加索地区,重新划分边境,并象征性的赔偿大隋1万明元,战争结束。

而此时,八国已经深入奥斯曼。

一路烧杀抢掠,不亦乐乎。

忽然之间,奥斯曼大军神兵天降,八国联军陷入战争泥潭,奥斯曼又是本土作战,瞬间八国联军节节败退。

而奥斯曼却征召起百万大军,发誓要将八国联军给留下。

八国高层立刻和奥斯曼商议停战。

同时,派出使臣,请大隋撕毁停战协议,占有全部高加索地区,整个欧罗巴诸国觊觎他最大支持。

大隋此刻却犹豫了。

朱见汐也被奥斯曼的征召能力吓到了,奥斯曼人口这么多,兵员是无穷无尽的,他大隋现在才几百万人口。

如果他撕毁停战协定,奥斯曼收拾完八国联军,回头就会打他。

就算他不撕毁,奥斯曼这种平头哥的性格,会承认协定吗?

朱见汐和欧信、李震商议一个下午。

当即,撕毁停战协定,鲸吞高加索地区。

直接越过高加索山,将里海和黑海的中间地带全部占据。

朱见汐清楚,他的疆域也就推到高加索山南麓,往北去全是平原,他是守不住的。

他干脆把家里老二,分封过去,在高加索山北部,建立王国,作为大隋和大商的缓冲带。

朱见汐可不想和朱见漭接壤。

四哥是什么性子,他太清楚了,两国接壤,必然摩擦不断,中间有个缓冲国就好了,最好有两个,大商出个儿子,大隋出个儿子,这样大隋和大商也就和平了。

但兵锋不能停,他继续向西打。

同时,分封在阿拉伯地区的,皇三十七子朱见渌和皇三十九子朱见潭,分别被分封在阿拉伯半岛的南北两地。

半岛很大,两个王根本占不下,多的就给他们儿子。

虽然这个半岛都是沙漠,很穷很穷,但他们却躺在石油上,别的国家不懂石油的好处,大明皇子太知道了。

皇帝疼爱幼子,赵王这几年就嚷嚷着要这块地盘,想换封地,却遭到皇帝无视。

隋奥战争,中枢一直关注。

当八国联军入侵奥斯曼的时候,中枢就知道,两个皇子继藩的机会来了。

年轻一代的王信和陶鲁,分别挂帅。

一南一北,为两个皇子打江山去。

但是,朱见汐却看中了科威特和卡塔尔,他想把两个儿子分封在这里。

朱见汐有十一个儿子,自己国家封地不够,只能打阿拉伯半岛的主意。

再说了,土地是先到先得。

这场战争,他大隋出力最多,分封两个儿子,皇帝肯定说不出什么来。

奥斯曼得知半岛被偷袭,皇帝巴耶塞特直接吐血。

高加索地带丢了,阿拉伯半岛丢了。

八国联军把国内打得稀巴烂。

他发誓,要将这些国家统统粉碎!

奥斯曼如狂战士一般,再次征召了一百万大军,不顾国内百姓疾苦,押着上战场,要把八国联军撕毁,再把大隋也毁灭。

法葡等都是人精。

随着大隋参战,立刻和奥斯曼谈判,准备撤出战场,摆明了拿大隋当冤大头。

奥斯曼不干啊,凭什么我家被你打得稀巴烂,你说跑就跑了?我堂堂世界霸主的脸往哪搁?

战争持续一年时间,八国联军34万人,只有7万多人逃回,西欧诸国损失惨重。

大隋也遭到了奥斯曼的无情绞杀,节节败退,几乎将高加索都吐出来。

两王夺取阿拉伯半岛的机会,也随之丢掉。

战争打到这一步,奥斯曼大胜。

即便损失很大,但奥斯曼地盘也大啊,很快就能回血。

关键时刻,奥斯曼皇帝巴耶塞特,被宫娥勒住脖子,差点死在宫里,脖子被勒断了一半,幸好医生治疗及时,不然他就死定了。

但巴耶塞特不能说话了,人变得更加暴戾。

发誓要灭亡大隋。

他认为,宫女是大隋的间谍。

这一点让朱见汐很无辜,那明明是法国的间谍,法国收买的波兰女人,做出的这一幕,九国都心知肚明。

毕竟大家都被干得太惨了,九国都损失惨重,几年都无力再打一仗。

同年,法、葡、德、楚、奥、荷、英、匈、隋九国皇帝,都遭到了暗杀。

倒霉的法国小皇帝,刚刚掌权,就被刺客下毒,毒杀身亡了。

至于到底是不是奥斯曼派来的杀手,就不得而知了。

反而他的叔叔,路易十二登基继位。

民间猜测极多,却遭到封锁,不许人传谣,反正法国小皇帝死得特别蹊跷。

大楚皇帝朱见深,也在同年病逝,只说朱见深七月时忽然身体不适,无法上朝,一个月后就病死了。

临死前,跟臣子说好好辅佐太子云云,还请刘大夏暂时不要回国,暂时辅佐太子,待太子稳定朝局后,再回国。

至于真假就不知道了,大楚民间议论纷纷。

这死法和当年的宣宗皇帝太像了。

最好玩的是,得知法国、大楚皇帝死亡,奥斯曼皇帝巴耶塞特激动大笑后,喉咙发生血崩,不治身亡。

景泰五十一年,欧洲死了三个皇帝。

欧洲风云突变。

35岁的朱佑樘登基继位,沿用景泰年号,但他将国名改为大楚,而不是楚国,重新设计旗帜、国徽,独立的野心昭然若揭。

随着巴耶塞特忽然死亡,隋王朱见汐挥师西进,拿下高加索全部,和大商做邻居。

主要原因是,奥斯曼国内陷入动乱。

塞利姆和艾哈迈德发动皇位战争,已经发生了战争,赛利姆之前坐镇高加索,和朱见汐打交道很多。

为了和大隋停战,赛利姆私下承诺和大隋疆域划分,还愿意将阿拉伯半岛吐出来。

但朱见汐却知道,赛利姆比他爹更难对付,这是一个顶级枭雄。

他私下里和艾哈迈德联系,但艾哈迈德很狂傲,扬言一定要收回高加索。

朱见汐就知道,艾哈迈德成不了大事,被迫和赛利姆联合。

他今年岁数也不小了,他尚且能和赛利姆周旋,可儿子能吗?

他决定,和大楚商议,趁着奥斯曼动乱,举行欧洲联军,攻伐奥斯曼。

可大楚自顾不暇,朱佑樘刚刚登基,他的弟弟们也有别样心思,再加上英荷葡勾搭着,国内矛盾尖锐。

法国也陷入内乱,各国心思诡谲。

西欧是组建不起来联军了。

朱见汐想寻求商国的帮助,朱见漭却在巩固自己的地盘,同时给儿子们划分封国,没有南下越过黑海,攻打奥斯曼的计划。

只能求助他亲爹,希望皇帝派兵支持他。

奥斯曼太可怕了,必须肢解。

朱佑樘刚刚登基,正式诏书还需要皇帝颁布,国内千头万绪。

英荷勾搭寿王和兴王,支持两国独立。

英国最坏,我自己地盘小,我就让你们所有国家地盘都小,大家谁也别想好。

葡萄牙也在寻求,吞并西班牙。

却遭到除了法国外,列国一致反对。

三王陨落,但真正伤筋动骨的是法国,法国小皇帝没儿子,又英年早逝,只能由二姐的丈夫,他的亲叔叔路易十二登基,这里面多乱啊。

这里面有多少利益交换,外人不得而知。

反正路易十二刚刚登基,德国就给他一个耳光,侵吞法国大面积领土,并支持瑞士独立。

还在民间散布路易十二毒死小皇帝的谣言,国内民心激荡。

路易十二一边平复国内势力,一边准备和德国开战。

在西班牙衰落之后,荷兰就成为海上马车夫,只等着把葡萄牙踹翻,荷兰就上位。

葡萄牙的野心是西班牙国土。

反对声最大的就是荷兰。

朱佑樘看清局势,国内有刘大夏、陈泰稳定局势,乱不起来的,他的太子位稳定。

大不了就让七个弟弟独立,等以后大楚再吞进去便是。

朱佑樘其实在等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爹朱见深做的太好了。

整个欧罗巴,没人不知道楚国,楚皇的能力,得到极大认可。

他需要一场战争,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朱佑樘可不是原本历史上的书呆子,他是皇帝一手调教出来的,又独立掌握开罗运河二十多年,他文从刘大夏,武从刘宁。

他有信心打这一仗。

倒是希腊,最近和他勾勾搭搭的,主要是希腊想复国。

希腊已经全盘汉化了。

将希腊文都烧毁了,只求大皇帝实现承诺。

朱佑樘知道,他的皇爷爷是说话从不算数的人,当初估计就是逗逗希腊使臣,没想到他们当真了。

希腊人找错人了,他们该去找大隋。

现在最提心吊胆的是大隋,他们和奥斯曼全部接壤,他们是最希望奥斯曼崩溃。

得到点拨的希腊,真的去找大隋了。

朱佑樘打算找个软柿子捏捏,葡萄牙,没错,就是你。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