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74章 西欧风云,灭葡之战,牵羊礼永不过

第374章 西欧风云,灭葡之战,牵羊礼永不过(2 / 2)

说白了,他们也想进法国分一杯羹。

朱佑樘同意了。

法国倒霉催的。

被三国联军给肢解了,英德是抢钱,大楚是杀人啊。

其实英国也在杀人,但没有大楚杀得凶。

大楚打出旗号,血债血还!

五十万人的血,要用十倍百倍的人命来还!

路易十二的统治摇摇欲坠,泣血哭求大楚,都是荷兰那小子使坏,跟我没关系呀。

朱佑樘刚开始不答应。

就是杀。

但看他杀的方向就知道,大楚这是要法国地中海沿岸的领土,要和西班牙接壤。

战争持续了三个月,罹难者超过百万,法国上下都被杀怕了。

最终,路易十二跪在地上,接大楚圣旨,给足大楚面子,战争才算作罢。

也就路易十二刚登基,换做路易十一在位的时候,非和大楚打个法楚百年战争。

法国割让利翁湾沿岸领土给大楚,德国也得到东北方向一块领土,英国也得到了圣梅尔埃格利斯半岛。

这块半岛,是朱佑樘一力推动的,为此大楚还放弃了一些利益。

英国不上大陆,终究没法收拾他。

等着英国登上大陆,看看大楚怎么收拾他,反复横跳的小人。

奥斯曼借兵给大楚,得到了一些钱财上的利益,瑞士因为借道给大楚,获得了独立。

路易十二气得脑梗了,说话嘴歪眼斜的,成为欧罗巴大笑话。

国内造反派也不少,法国皇帝的皇位几乎坐不稳了。

他还不如他那个傻哥哥呢,路易十一好歹有个儿子,他就有两个女儿啊,也是,那啥生的,能有女儿就不错了。

他登基后,本想一展雄风,结果脑梗了,还生个屁孩子了。

法典又不许女人当女皇。

只能物色一个女婿,让女婿登基。

他看上了弗朗索瓦。

就是大鼻子弗朗索瓦,法国最受爱戴的皇帝。

因为朱佑樘乱入,这位可能要提前登基了。

而朱佑樘,凭此一战,彻底坐稳了大楚的皇位,并坐稳了大楚是欧罗巴强国的位置。

朱见深打崩了西班牙,朱佑樘刚继位,就打崩了葡萄牙,同样战功赫赫。

朱见深属于什么便宜都自己占,人缘并不好。

朱佑樘则很大方,很会分蛋糕,就说他弟弟们,经过这一场战争,对大哥心悦诚服。

非洲的叔叔们更是,都愿意跟着带头大哥混。

甚至还把英国一个岛国,变成了大陆国家,这一手是最高明的,以前英国打不着,这回有一块大陆领土,看他们经不经营?

他很清楚,岛国人民多么渴望大陆,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倭军为什么这么卖命?

就是因为大明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大明土地上生活,就这一条,足以让他们世代为大明效力。

英国同样是个自卑的岛国。

大楚送给他一块大陆,看他上钩不上钩就完了。

果然,如九国预料的那般,葡萄牙战争结束,无敌舰队回来了,接管残破的葡萄牙,海军将领继承了葡萄牙王位,当上了葡萄牙新王。

登基大典邀请了列国观礼,还愿意一笑泯恩仇,可见其心胸。

四年葡萄牙战争,损失人口高达70万。

整个葡萄牙,没有一个完整的民居,整个国家都被打烂了。

所以,逼着他扫清屋子再请客。

也得承认,这家伙是个枭雄人物,真的能忍,葡萄牙无敌舰队损失不大,通过贸易很快就能再强壮起来。

可荷兰,会让到手的利益,被葡萄牙抢走吗。

得看葡萄牙新王,如何和荷兰谈判了。

朱佑樘估计,葡萄牙新王不简单,这家伙比原来那个老王厉害多了。

这些朱佑樘顾不上了。

因为刘大夏要走了,他的皇位稳固了,刘大夏也该回京述职,恐怕这一走,再也不会来大楚了。

朱佑樘哽咽,二人虽是君臣,实则是师徒。

“王上,临行之前,老臣有几句话要劝您。”

刘大夏认真道:“老臣知道,您对西班牙耿耿于怀,想将王子分封上去。”

“可您既然看重了西班牙,就不要招惹其他领土,像希腊的伊拉克利翁岛,还有巴利阿里群岛。”

“区区海岛,拿下也只是伏低做小,细枝末节罢了。”

“您想要大陆领土,就该把精力放在经营西班牙上。”

“大楚虽然强大,但远不是大明,能支撑一百多个藩国,那是陛下一人强大,是陛下一人,托起了藩国!”

“而今陛下高寿,一旦太子登基,可就未必真心为藩国着想了。”

这番话可以说大逆不道。

刘大夏还是要说,因为朱佑樘的作为,要比朱见深更厉害更有未来,大楚在欧罗巴绝不是仅限于半岛,未来会更加广阔。

楚太子朱厚照,也是个聪明的,但朱佑樘想让刘大夏带回国,请皇帝调教。

但孩子太小了,万一出现闪失,谁也吃罪不起。

为此朱佑樘十分遗憾,他很佩服皇帝调教皇子的能力,看看封国的这些皇子,厉害的多少?

“师父,您请继续说。”朱佑樘思索良久,认真点头,唤了声师父。

让刘大夏十分受用。

“西葡两国衰弱,荷兰成为欧罗巴眼中钉,法国虚弱,德国强势。”

“现在大楚可以寻求扩张领土。”

“但一定要联合法国,对抗德国。”

“联弱抗强,是在欧罗巴生存的基本法则。”

“您还年轻,遇事要忍,要学会长袖善舞,从诸侯之中寻得生机。”

“微臣断定,奥斯曼新皇帝,绝对是个枭雄级霸主,您要和希腊保持距离,必要的时候,请明军入楚,放弃希腊。”

“葡萄牙新王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一定要警惕他。”

“法国路易十二物色的女婿,在民间有着极好的名声,微臣担心,此人也是个厉害人物。”

“还有德皇,欧罗巴遍地是强敌呀。”

刘大夏叹了口气:“说起西班牙,其实老臣并不看好您能掌控西班牙。”

“从欧罗巴各国的疆土来看,大楚已经足够大了。”

“若再行扩张,必是列国眼中钉肉中刺。”

“西班牙、葡萄牙这块肥肉太大了,咱们吃不下去。”

“微臣的建议,您亲自写奏疏,请皇子就藩,只有陛下,才能操纵欧罗巴局势,才能让皇子在西班牙顺利就藩。”

“当然了,微臣只是提个建议,陛下未必会贪图西班牙狭小的领土,只是微臣觉得,这样是最好的破局方式。”

“大楚需要大明支持,同样的,大楚需要在欧罗巴有稳固的盟友,能永远和大楚共进退。”

刘大夏认真道:“若再拖几年,西班牙未必没有变局,先王打下来的江山,可就要付诸东流了。”

当初朱见深就想改封兴王,却遭到朱佑樘的拒绝。

朱见深本想徐徐图之,结果忽然暴毙。

其实,这场战争中,西班牙存在感也挺高的,一会支持这个,下一刻支持那个的,就是想从中讨根骨头吃。

列国根本没搭理他。

倒是葡萄牙新王登基后,给了西班牙一根骨头,西班牙对葡萄牙摇尾乞怜。

师徒二人,密谈一夜。

第二天,刘大夏随船回京。

他这样的重臣,是要坐宝船回京的,沿途有戍卫军,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

而刘大夏刚走,葡萄牙就传出来,要和西班牙联盟,成立联盟国。

遭到国际上强烈反对。

朱佑樘盘算了国内兵力,战争打了四年,楚国也被吸干了,无力再开一场大规模战争。

只能上疏皇帝,请皇子就藩西班牙。

欧罗巴列国现在搞清楚大明的玩法了,都防着大明再封一个藩国过来。

明人确实能打,但打仗方面,西欧列国不虚的,重点是大明玩赖啊。

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他们只按他们的世界观打仗,欧罗巴上下接受不了啊。

其实,整个欧罗巴上下,对明人的翻译,是蒙古,他们分不清蒙古和大明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来自东方的征服者。

对于这种翻译错误,大明也将错就错了,蒙古和大明,本就是一体的。

看看魏国、商国建立后,给蒙古大汗立庙,只是在蒙古前面加了华夏两个字。

在欧罗巴有很多蒙古血统,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明人。

朱见深之前解释过,蒙古是大明的附属国,大明才是宗主国云云,但欧罗巴当时听不懂。

这些年,大明的玩法风靡欧罗巴,他们搞明白了,原来大明是蒙古的带头大哥。

匈奴、突厥、蒙古,都是华夏人,都是大明的小弟,他们是一家人。

欧罗巴各国都挺糟心的。

他们都被这些国家欺负过。

所以,在欧罗巴的书里,将匈奴、突厥、蒙古翻译成先行者,是探索西方的先行者。

华夏用了一千五百年时间,摸索了整个世界。

这份占据世界的野心,着实让人恐惧。

恐明论在欧罗巴很有市场。

所以,这次西葡联盟,欧罗巴诸国并没有强烈反对,甚至隐隐在支持,不能再让大明势力进入欧罗巴了。

朱见深和朱佑樘都想分封儿子去西班牙,并不是秘密。

这是把欧罗巴当成他家的后园。

教宗第一个支持西葡联盟。

教宗和大楚彻底掰了。

教皇亲自写信给大明皇帝,请求大明皇帝换个大楚王。

说实话,大明皇帝是很尊敬教皇的,毕竟大明有很多基教信徒,教宗的法旨可能不太有用,但圣经,是很有用的。

大明内宗教复杂,信什么的都有,反而造成,明人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哪个对我有利我就信哪个。

反正所有神,明人都拜,明人都信。

大楚也是。

随着大楚一起来的,是大明全部宗教,佛、道、黄、伊、印等叫派,都有。

明人是都信,耶稣也信,真主也信,佛也信,神也信。

教宗快气炸了。

朱见深在位的时候,和教宗关系不太好,但没水火不容的时候,时刻上供,做什么事都愿意去教宗那禀报。

这让教宗对朱见深观感不好,但也过得去。

朱佑樘却没那个闲工夫。

他一次罗马都不去,也从不去拜教,圣经是一个字都不看。

最让教宗气炸肺的是。

今年,朱佑樘选择全信,信佛、信道、信主、信真主、信神,他选择全信。

其他教派势力小,但对朱佑樘灌观感都在下降。

但他们是经过大明洗礼的。

大皇帝就这样,全信。

民间也这样,全信。

他们能习惯,教宗习惯不了啊,没见过这等无耻之徒。

所以呀,教宗和朱佑樘谈判,要求罗马独立建国。

遭到了朱佑樘拒绝。

却得到列国一致同意。

罗马必须拥有领海,严令大楚以后不许再拿教宗做挡箭牌。

上次做挡箭牌,很多主教级的大人物被打死了,倒是教宗损失巨大,上千年的经文古宝丢失了很多。

因为罗马被围城了。

朱佑樘坏呀,干脆放弃罗马,扛着教宗所有人就往城外跑,其实是拿着人家当靶子。

列国都没见过这样打仗的,那是我们的神啊!你们这些野蛮人,放下我的神!

过去两年了,教宗的具体损失还没统计出来呢,至于这些损失是乱民做的,还是朱佑樘做的,谁也说不清楚。

朱佑樘不是坏,是坏得冒脓。

这就使得罗马教宗彻底和大楚分道扬镳,建国之后,立刻发动十字军东征,干死大楚。

朱佑樘是左不同意,右又反对。

谈判陷入僵局。

朱佑樘的意思是,教宗不喜欢罗马,可以去埃及,可以去沙漠里苦修,一应用度,大楚全部承担。

至于独立建国,别做梦了。

双方拉锯的时候。

朱佑樘佩服老爹眼光高,当初没选择罗马建都,否则意大利这块破地早就占不住了。

更佩服大皇帝,远在中原,却看透欧罗巴局势。

对于新纳入大楚境内的疆土。

朱佑樘本想完全吞并的。

但刘大夏告诉他,不要做出头鸟,把实力集中到一起,千万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最好的扩张地点是阿尔卑斯山。

这些地盘,分封给儿子们,建立小藩国,既能保证法国难以收回来,又能让这些小藩国永远和大楚保持利益高度一致。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能削藩,化为己用。

朱佑樘考虑几天后,又和幕僚商量。

干脆化作三个藩国,封给自己三个儿子,他先封,再征询大皇帝的看法。

他认为,自己的皇爷爷战略眼光最佳,能给他最好的建议。

至于希腊的伊拉克利翁岛,则送给这次帮忙的卫王和英王支配,算作感谢。

其实,也是分担奥斯曼的怒火。

这些可都是奥斯曼的领土啊。

卫王和英王不在乎,他们背后是大明,旁边还有大隋,奥斯曼再强大,老皇帝还活着,他们就得卑服的。

再说了,他只有四个儿子,长子是太子,其他三子去封国。

至于得到的巴利阿里群岛,朱佑樘也没有独占,而是送给了非洲五王。

这让他们对朱佑樘的观感再次提升,更愿意为楚国征战了。

大楚把得到的疆土分封出去,得到了欧罗巴上下一致好评。

他们可不希望再冒出一个大楚帝国。

现在大楚主动割肉,大楚只维持原有疆域不扩张,恰恰说明他们对土地的野心,没有那么大。

朱佑樘虽然混了点,但比朱见深强多了,朱见深就太贪。

难得的,朱佑樘居然得到了好名声。

只有法国在哭泣。

那都是我的领土啊!谁问过我同意了吗?

他们还不了解,大明占有新地的速度,估计用不了一年,就会看到明人占据整个地中海。

一个岛的人口数量,可能比一个国家还多。

果然,朱佑樘的请封,得到了皇帝批复,皇四十子朱见溽封陈王,建藩西班牙。

为了答谢大楚,大明要为大楚修建一条铁路。

朱祁钰亲自给朱佑樘写了一封信,告知他放弃海岛领土,要在大陆上寻求扩张,岛上封给儿孙便是。

欧罗巴大陆上,法德陆军最强。

不要盯着法德领土,让他们去狗咬狗,你的目标是东欧,巴尔干半岛,这个半岛看似乱,其实最好控制。

只要明人进去,就能稀释掉原来的种族,再一点点灭杀。

他们都是被征服的民族,是没有那么大独立性的,控制好了,伱就是霸主。

最关键的是,这里有充足的战略纵深,拿下对面领土,未来就可以不停往东扩张。

奥斯曼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朕会帮助大隋和大商,消灭掉奥斯曼。

往东扩张,是最好的办法。

获得充足的战略纵深后,再图谋西欧领土。

法国得到的领土,分封给你的儿子们,让他们立刻去继藩,官员不够,朕可给你派。

占住领土,建立关城,守好本国即可。

只要法国对附属国开战,大楚就出兵攻打他们,名正言顺。

他们可作为大楚和西班牙、法国的缓冲带。

等西班牙的陈国建立,大明在西欧就有一双拳头,随时都能重拳出击。

西葡联盟,不必大楚担心,朕来亲自解决。

你只需盯着英法荷德四国即可,瑞士、奥地利,只要有时机,立刻吞并进去,完全掌握阿尔卑斯山南麓。

记住,这座山,是你在西欧的天然分界线,是你最大的战略纵深。

战争不是守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朕会从讲武堂、武学当中调人,帮你掌兵,教你军中新战术……

信很长很长。

朱佑樘读了一遍又一遍,他能读出皇帝的担心,也能听懂里面的欣慰。

而这些好处,是朱佑樘主动拿出西班牙换来的。

一条铁路啊。

大楚要有藩国里面第一条铁路了。

皇帝更是舍得将武学里的将才送过来,帮他训导将领,日后为他征战。

一个西班牙,换的值。

最关键朱见溽继藩后,要永远念着他的好,朱见溽今年才24岁呀,未来三十年,陈国就是大楚最大的臂助。

朱见溽是皇帝幼子,皇帝为了他封国,肯定舍得大力气重建西班牙的。

买卖太值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