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21章 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

第421章 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1 / 2)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22章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

改革者,必不得善终。

别看朱见漭清洗肃清朝堂,其实没动顶级权贵的利益。

甚至,他肃清朝堂,是和顶级权贵达成默契的,同时头上还有老皇帝坐镇,而朱见漭拿到钱后,再次撒入民间,同时满足皇权民三个阶级的天时地利人和。

才能够在不触犯朝堂顶级权贵利益的情况下,肃清朝堂,割除肿瘤。

就像彭谊,他自杀而死,朱见漭能恰如其分的高抬贵手,这就是让顶级权贵放心。

所以,自古至今的刑不上大夫,权贵无死刑是有原因的。

因为皇帝,就是最顶级的权贵,他怎么会拆自己的龙椅呢?

但天下必须要及时肃清,不然积重难返。

现在的大明就是这样,繁华盛世五十年,积攒下太多黑暗了,如果不及时肃清,大明会断崖式衰落,渐渐的回到历史轨道上去,未来会在世界争霸中落下脚步,最终改朝换代。

纵观整个历史,这片土地上的王朝,都曾在世界上显赫一时,旋即断崖式跌落,从来没有一个王朝,称霸世界五十年以上,仿佛受了诅咒。

所有中原王朝,都亡于内乱。

明明拥有最勤劳的百姓,拥有最完善的政治制度,拥有多元民族拥有丰富的劳动力,甚至拥有人种中的智慧优势,却都无法长久称霸。

归根结底,是完善的制度不允许扩张,是聪慧的头脑驱使内斗,是丰富的劳动力和地大物博让人性中生出惰性。

所以,中原王朝天生不具备扩张的先天条件,就算短暂称霸也会亡于内斗,最后守住基本盘都难。

老皇帝极力将大明推到世界中去,维持大明世界宗主国的颜面,可这种颜面能维持几年啊?

改革,是要永不停止的改革下去,才能让王朝恢复生命力,才能维护住大明世界霸主的地位。

然而改革是要死人的,是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

朱见漭继太子位,可以肃清一波,可等他登基后,还能继续肃清吗?谁还会支持他呀?

皇帝是需要亲信的,别说皇帝,就一个知县都需要亲信的。

亲信贪不贪?

只要查,就一定会查到他的头上,到时候上位者杀还是不杀?杀了,以后谁为你卖命?不杀,那改什么革?

所以,改革改着改着会改到自己头上的。

刘健不是惧怕,而是坚决不同意,他宁愿抹脖子自杀,都不会去做什么深化改革的。

喊口号可以,但别真改。

就算现在老皇帝年轻二十岁,亲自坐镇,也无法深化改革的,大明道路、根基、发展方向都已经根深蒂固了,船大难调头,或者说没法调头了。

别说刘健,李东阳、彭韶被宣入宫中,整个人都懵了,全都败退。

没人敢搀和深入改革。

朱见漭这种肃清是可以的,杀的底层那些触角而已,畅通上下通道,对整个顶级权贵阶层都是有利的。

而且,蛋糕就这么大,去除一些无用的豪门,也能让顶级当权者吃到更多的蛋糕。

再说了,老皇帝被逼宫换太子,心里窝着火呢,不让他发泄出来,万一把老爷子弄死了,大家还怎么愉快的圈钱?

所以,朱见漭肃清官场,顶级权贵是支持的,中级权贵不支持却被刀架脖子上,底层权贵怎么想的无关紧要。

可谈到改革,那就要动摇社会的条条框框,动摇国家的根基,那么就危险了。

朱见漭非要改革,他就得拿自己的命和太孙的命来赌,他们是赌,但参与改革的官员绝对不得好死,没有意外。

就在朱见漭被改革难题头疼的时候。

朱厚煐已经从南诏省南下,去澜沧省。

澜沧省,就是南缅,刚刚改名为澜沧省,简称怒。

这个怒字,来源于怒江。

缅甸共有三条大江,伊洛底瓦江、萨尔温江、湄公河。

伊洛底瓦江,源头是大明的独龙江,源头在雪山上,从雪山上蜿蜒流下,南北向流动流入莫塔马湾的安达曼海,整条大江,贯穿整个缅甸。

萨尔温江,在大明叫怒江,同样起源于雪山,怒江的怒,来源于华夏的怒族,所以叫怒江。

湄公河,在大明叫澜沧江,澜沧江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五,东南亚第一长河。

可以说,整个东南亚的全部大河,都来自于雪山,来自于大明内地。

选择用“怒”做简称,因为龙的简称,被黑龙江用着呢,湄公河的湄也其他省在用,只能用怒。

大明占领整个百越之地后,就将整条河的名字,恢复成汉名,包括湄公河、湄南河,都变成了澜沧江,枝干才有自己独立的名字,主干统一叫澜沧江。

澜沧省,和大理、南诏可不一样,这是一个人口大省,户籍人口1.7亿,常驻人口2.3亿。

作为澜沧省的省治仰光,以前叫达贡,后来修建瑞光大金塔而改名为大光,仰光是根据大光改的。

大明将这座城市命名为独龙。

因为这片平原是独龙江冲刷出来最富饶的平原,也叫独龙平原、澜沧平原、大光平原。

而在景泰六十五年,决定将独龙市升级为龙京。

将澜沧省治北移到内比都去,内比都现在叫彬马那,大明改名为越都。

越字,取自王越,因为缅甸战争中,王越控制住这座城市,将这座城市建造成大本营,才在十余年缅甸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成功占据整个三缅之地,王越居功至伟。

当时没想过,这座城市会成为澜沧省的省治。

把省治迁过来,主要是战略位置重要,其次是王越建设的这座城池,底蕴深厚,征缅战争中近百万官兵,就定居在了越都,地利人和,就具备迁移省治的先天优势。

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大省,沿海省份、经济发达省份,不泛有经济发达城市,比如勃固、毛淡棉都适合做省治。

仰光,就是独龙,户籍人口2200万,常驻人口达到3500万人,在大明百强城市中排名前十。

首先,独龙的地理位置优越,类似于广州湾的地形,出海口两翼就如香港、澳门,具备天然良港的地缘优势。

又地处大唐洋上,地理位置又极为重要,负责地域来自大唐洋上的敌人。

和地理位置优越的独龙相比,越都地理位置就太差了,位于大山里的省治,可谓是澜沧省最穷的城市。

越都人口仅800万,即便省治迁移过来,人口也难以破千万。

远远不如毛淡棉和勃固。

毛淡棉,是古缅甸造船厂,下缅王朝售卖给大明的船支,就是从毛淡棉和马达班制造并出口的。

大明占据毛淡棉后,收容大批孟族造船工人。

大明境内活跃着少量孟族人,就是当时投靠大明的造船工人的后代,这些人有的搬了南京松江造船厂,有的则还留在本地。

毛淡棉,被王越改为船州。

但在景泰六十四年,又改回了毛淡棉,作为澜沧省第二大城市,毛淡棉,人口1900万,常住人口将近3000万,也是澜沧省第二大贸易港口。

毛淡棉,主要做西南进出口贸易,西南地区的所有出海商品,基本都会停留在毛淡棉港口,这就造成了毛淡棉的辉煌。

景泰五十三年,大明成立船州大学,是西南地区第四所重点大学。

去年朝廷评选一百个文明城市当中,毛淡棉以排名第八名的好成绩入选,并被推崇为旅游城市、文学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安全城市五好城市。

而且,还是大明第一批进入工业化的城城市。

作为一母同胞的南诏,可就没有澜沧省的好待遇了。

来澜沧省当官的,都是朝中有人,个个靠山贼硬,朝廷也格外重视澜沧省,因为澜沧省近五年,给朝廷纳税年年过亿。

像勃固、椰城、弄浪(土瓦),人口全部过千万。

去年争省治的时候,各知府都快打起来了,中枢也快吵翻了天了,最终估计越都自己都没想到,馅饼砸自己脑袋上了。

其中最厉害的是勃固,和独龙城一样,建在海湾之上,户籍人口1700万,但常驻人口在2000万以上。

天下人都以为省治会迁去勃固,却没想到迁去了农村,不靠江不靠海的大屯子……天下人都搞无语了。

之所以北迁,因为这里是缅甸的核心之地,两省的枢纽地区,控制这里,缅甸两省就无法脱离大明。

朱厚煐在独龙和勃固的感觉,就是太富裕了,这又是一个广州和深圳。

大明和欧洲、非洲、西亚、南亚贸易,主要在孟加拉、澜沧、马六甲三个省。

对大洋洲、美洲贸易,则在日本、福建、吕宋、广东四个省。

去年,百强城市排行榜,广州排行第六,独龙排第九,勃固排二十四,毛淡棉排六十九。

就知道澜沧省多么富裕了。

龙京铁路,开通七八年了,全程运行十四天半,就能从北京抵达澜沧省独龙市,就是龙京。

作为大明的十京之一,龙京最远的有三条铁路,一条是龙京铁路,一条是龙苦铁路,从龙京一路往西,途经昆明、重庆、兰州、西宁、吐鲁番、到费尔干纳的苦盏;

最后一条是龙哈铁路,从龙京,途经万象、河内、南宁、桂林、长沙、武汉、开封、济南、唐山、沈阳、长春,抵达哈尔滨。

三条纵贯南北东西的铁路,让澜沧省和内地连接起来。

朱厚煐从龙京到勃固,感受到澜沧的富裕,和交通发达。

在大理省和南诏省,一天只有一辆次火车,去哪都要等,可在澜沧省则不一样,无论去哪里的火车,都有很多趟,火车站也特别多。

像龙京、勃固并不是交通枢纽,甚至坐船要比坐火车方便,可在朱厚煐眼里,这里真的是枢纽城市,什么都方便。

因为发达,客流量大,所以方便。

大理省、南诏省也想多开通列车,可乘坐的人寥寥无几,开通就赔钱。

大明的铁路、公路都是私企,国企确有占比,但占比很低的。

让资本奉献,比杀了他们都难。

朱厚煐在澜沧省呆了一个月,因为朝廷在抓人,导致他视察受阻,一切以安全为主。

他从南诏省出来,的确遭到了十二次刺杀,在之前是完全没有过的。

主要是他的爷爷动了人家的蛋糕,这种刺杀只是警告而已。

强如老皇帝,也有心无力。

要不咋说朱见漭要改革,就是拿他儿孙的命来赌博。

朱厚煐刚巧赶上雨季,长这么大第一次碰上这种鬼天气,直接病倒了。

他留在毛淡棉养病。

有了铁路和公路,东南亚的雨季已经无法阻止人类出行了,但仅限于本地人正常工作,出行的话很困难,旅游也别想了。

像朱厚煐这样的北人,是没法适应这里的雨季的,只能等到雨季过去,再继续巡视。

正好,朱厚煐一边养病,一边将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全都写成游记。

他亲自执笔,从多个维度分析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大理、南诏这几个他视察过的省份。

视线转移到商国。

朱佑榶已经登基为大商皇帝,要说大明一点都不想,对老皇帝一点都不恨,都是骗人的。

好好的大明太孙,却变成了商国皇帝。

他爹娘全都病死,他提前当家。

商国是两京制,西京是莫斯科,东京喀山。

坐拥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是雄踞东欧的大皇帝,是藩国第一皇帝。

朱见漭正在收服哥萨克汗国,彻底将黑海北岸据为己有,却因为国内剧变而打断进程,这个重担就要交给朱佑榶了。

整个商国,非汉族人口在6000万左右。

这些人长相、肤色、文化和大明完全不一样,纵然在汉化,却非一日之功。

朱见漭为了快速坐稳东欧皇帝的宝座,让渡了很多利益,这也是白人苟延残喘的原因。

随着奥斯曼战败后,有大批奥斯曼人逃亡到了黑海北岸,成为难民,进入商国。

朱见漭在时,是接收难民的。

商国缺奴隶,朱见漭又抠不肯花钱买,就接纳难民,让他们给商国打工,整个社会上的底层工作,全是白人在做。

根据统计,商国每年都会累死三十万以上的白人。

而朱见漭忽然回国继太子位,朱见淇一家则来商国当商王,政治家族兑换,这段时间是政治空白期,难民涌进来的数量更多,且没有地方妥善安置。

有白人揭竿而起,短短三四个月期间,有一百多起造反,但都被朱见漭手下的精兵强将给灭了。

可是,商国军队陆陆续续被调走,替换来的是大明老爷兵,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几次被反政军击败,对方士气大振,招募了大批白人,目前已经成为第一反政武装。

朱见淇又病死在路上,朱佑榶要掌控朝堂,还要操办丧事,还要顾及新朝局,焦头烂额,这就给反政军做大的机会。

现在的反政军,已经有三十万白人,并不断扩充中,很多从奥斯曼逃亡过来的百姓,都加入了反政军。

有人说这支反政军背后是奥斯曼当局在操纵。

也有人说,是赵国在资助反政军。

反正反政军背后肯定有财团,因为他们的装备,都是制式装备,有的还是大明军工厂出产的。

朱佑榶继大商皇帝位后,赵王朱佑椆就对大商本土虎视眈眈,作为大商和德国的缓冲国,赵国居然和德国正在签署停战协议,打算挥师东向,攻打大商。

奈何朱佑榶并不特别重视反政军,反政军主要盘踞在克里米亚半岛上。

可随着时间推移,整个半岛被反政军控制,并军势向东,试图切断大隋和大商的联系。

大商依旧没什么动静,还是大隋出兵,击退反政军,将反政军赶回克里米亚半岛上去。

朱见漭做大商皇帝时,对克里米亚极为重视,因为这是黑海上商国最重要的出海口。

一旦克里米亚丢掉,大商的海上贸易基本被切断。

朱佑榶面对冗杂的朝政,都焦头烂额,哪里有功夫管一个半岛啊,纵然知道半岛战略位置重要,可派兵去平叛,谁来拱卫中枢啊?

朱佑榶能防守住莫斯科就知足了,商国那些老臣子仗着资格老根本不理他,那些国内既得利益者,压根就不欢迎他这个新皇帝。

所以,收拾朝局极为困难。

看见商国虚弱,齐国、赵国和鲁国悄无声息地将疆域往东推了二百里,发现商国还没有动静时,又推了二百里。

本来,商国最西边的领土是圣彼得堡,占据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可是圣彼得堡被赵国侵占,两国以拉多加湖为界,但一个月过去,赵国就全占拉多加湖。

鲁王不敢兵锋直指莫斯科,但他喜欢乌克兰平原啊,这块广袤的平原,是东欧最富裕的地区。

整个欧洲的粮食供应,基本靠波兰平原、白俄平原和乌克兰平原供应粮食。

最关键的是,哥萨克汗国并没有被完全收服,这正是鲁国收服的良机。

鲁王疆域悄悄往南推。

几年来,鲁王朱佑棅已经彻底怀柔了白俄,整个白俄罗斯现在全是楚国,被波兰统治时期,白俄人口还剩130万左右。

囊括进入鲁国之后,白俄人还剩90万人,基本摇身一变变成了鲁国人。

朱佑棅秉承他爹朱见漭的政策,并没有亡国灭种,而是进行怀柔汉化,主要是鲁国缺少劳动力,掏马桶掏大粪种地挖矿这些活,总得有人干吧。

明人肯定不干,随着世风愈发浮躁,种地自食其力都被人瞧不起,农民都成了下等人,所以明人现在种地都不愿意。

总得需要农夫吧。

恰恰,白俄人和波兰人是天生的农夫。

他们就擅长土里刨食,不擅长战争,和明人像不像?

同属于农耕文明,同样被侵略,但白俄和波兰,对反抗者是躺下的态度,华夏人是反抗,我是弱但你不能欺负我,白俄和波兰则是谁欺负我我都不反抗。

作为躺平一族,白俄人在鲁国就变成了社会最底层。

90万白俄人中有60万女子,好看的都被卖去风月场所了,丑的要么变成奴婢,要么嫁给那种大明穷老头了。

剩下的30万白俄男人,就成为了底层民众的代名词。

但他们也能讨到老婆,因为鲁国人口太少了。

鲁国全国人口才600万人,大藩国中人口最少的国家。

朱佑棅特别发愁人口难题,鲁国人口都是从商国移出来的,还有各国罪犯他们都接收,才堪堪600万人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