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78章 接受投诚,俘虏全部斩首,筑成京观

第178章 接受投诚,俘虏全部斩首,筑成京观(2 / 2)

“鞑靼举国精兵,都没在大明身上捞到便宜。”

“咱们败了,也不丢人。”

“何况,以草原人的狼性。”

“等咱们退回漠北,其他各部一定会挡在必经之路上,砍杀咱们。”

“十死无生啊。”

“首领,您得为兵卒着想啊,他们的家人,咱们的部民百姓,都在等着咱们回去呢!”

巴达不停磕头,泪水涟涟。

孛来为什么打他?

就是知道打不过了,想投降。

但他作为喀喇沁部的首领,自己说出口威严扫地,就让巴达帮他说出来。

巴达没心领神会,自然要打他一顿,让他说出来。

“既然如此,你作为我的使者,去和大明接触接触。”孛来肯定不想打了。

他必须保存元气。

反正大明向来如此,只要他们肯投诚,归附大明,大明说不定还会封孛来侯爵。

平山大营。

曹义还在规划怎么打。

却迎接来了喀喇沁部的使者,接待后才发现,孛来竟有投诚之意。

巴达说,孛来要么攻克盖州,玉石俱焚。

要么就投诚内附,请明朝皇帝陛下封孛来爵位。

孛来想选择第二条路。

“归化?”曹义目瞪口呆。

孛来倒是会占便宜。

在辽东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等到大军压境之时,他们摇身一变,准备投诚。

放归草原,让他们全身而退?

想屁吃呢吧!

“把缴获留下。”曹义可不关心那些死了的百姓,战死的兵卒他也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钱财。

这些钱财在百姓手里,以前没借口从百姓手里面直接抢,这回机会摆在面前,他怎么可能放过呢?

这笔钱财,他打算截留一半。

剩下一半,给皇帝陛下送去,陛下也会夸赞他,何乐不为?

至于百姓和兵卒,不过是消耗品罢了。

巴达一听有门,唇枪舌剑后,答应留下八成。

“但此事本总兵做不了主,还要请示大帅。”曹义心动,若他能做主,肯定答应下来。

不过得分润一些给于谦,上上下下打点完毕,能送到京中的也就两成,估计到皇帝手上,没剩多少了吧。

巴达一听,果然于谦来了。

“在下等得,那就请两家暂且休战。”巴达道。

曹义令孛来写下书信,令其他两路停止攻伐,两军暂时休战。

消息先传到胡豅的手中。

胡豅紧赶慢赶,才在曹义后方构建防御工事。

结果收到了曹义的信报,登时拍案大怒:“没胆的曹义!”

“我军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哪来的谈判!”

“凭什么谈判?”

“孛来杀害我辽东百姓万万!”

“说投诚就投诚!”

“但我大明无人不成!”

胡豅作势要撕毁,那使者却提醒他,这是呈报给大帅的。

啪!

胡豅愤愤丢在地上,踩了两脚:“本官恨不得将所有喀喇沁兵凌迟!脑袋筑成京观!”

梁珤和顾荣知道后怒不可遏。

沈阳的于谦收到后,竟哈哈大笑:“此战定矣!”

“令孛来部放弃兵器投诚!”

“大帅!”

带伤的牛珍还在大营里,他语气哽咽:“咱们的百姓死了那么多,辽东二十年都不能恢复!”

“怎么能接受他们的投降呢?”

“大帅!”

牛珍嚎啕大哭。

“哭什么!没骨气!”于谦瞥了他一眼。

牛珍收了眼泪,啜泣道:“标下不服,凭什么啊?”

“本帅不知道吗?”

于谦阴冷道:“接受了投诚,难道就把他们放归漠北吗?想什么呢?”

“传令各军,接收俘虏后,斩立决!”

“脑袋筑成京观,祭奠我辽东百姓!”

于谦目光阴冷至极。

牛珍瞪圆了眼睛,完全没想到,大帅打着这个主意啊!

“大帅,杀俘不祥!”他惊恐地匍匐在地。

自古便有杀俘不祥之说,往近的说,常遇春就喜欢杀害投降的降兵,所以常遇春年纪轻轻就不幸崩逝。

古之名将,多少人都因为杀俘杀降,遭到了报应。

“本帅不怕!”

“这些人,是畜生!是人吗?”

于谦怒吼:“天谴降下,本帅担着!”

牛珍却匍匐在地上:“末将命贱,末将愿意为大帅担着,末将愿意!”

营中多少将领跪下,悲拗哭泣。

于谦却转过身去。

又打赢了一仗。

喀喇沁部投诚,不能接收俘虏,化胡为汉。

因为这些人染满了辽东百姓的鲜血,辽东百姓不会甘心和这些刽子手做邻居的。

而且,这些人都是畜生,专门对百姓动手的畜生!

这种人,岂能让他们继续做人?

何况,从战争层面讲,这些俘虏明军吃不下的。

喀喇沁部应该还剩下三万左右,辽东军损失在七万人,如今辽东镇残破,把这些人编入辽东军,反而会让辽东军胡化。

得不偿失。

还有一层。

他于谦的战功太大了。

先灭瓦剌一部,又打崩了鞑靼十四万精兵,如今又收降了喀喇沁部三万人。

他已经不能用功高盖主来形容了。

而是赏无可赏。

哪怕皇帝是明君、是圣君,却不知道拿什么来赏赐他于谦呀!

他终究是人臣啊。

皇帝再宽容,真能信任他这样逆天的臣子?

就不怕于谦揭竿而起,推翻了大明?

就算不怕,也必须要防。

所以,于谦要自污,做到人臣的本分,让皇帝好做,他才能存活下去。

于谦倏地苦笑,他活了六十岁,却没想到有这样一天,不禁唏嘘。

“去执行吧!”

这是于谦自保的方式。

杀俘杀降,会削弱他于谦的战功。

届时他于谦凶名赫赫,自绝于文臣,又和武勋不来往,将自身班底削到最低,皇帝自然还会用他。

“去给陛下报捷吧!”

两道命令传达下来。

一明一暗。

密信命令杀俘,筑京观。

李贤瞪圆了眼睛:“太保要干什么?”

“他要做王了吗?”

他见微知著,立刻明白于谦的深意。

完了!

一旦于谦去做了勋臣魁首,文官势力必然削减,那股神秘力量,反而如无源之水,变成一潭死水。

朝中仅靠胡濙一个人,是支撑不起来文官集团的。

李贤目光凌厉:“本官必须回京!回京!”

于谦!

要背叛文官集团。

李贤见微知著,他立刻写信给京中,让京中提前准备……

等等,阻止于谦。

把于谦留在文官之中,不能去做武勋,绝不能做的!

以前,文官势大,于谦只是沧海一粟。

现在不一样了,皇帝不断把阁臣往地方派,在中枢培养新人,导致文官集团被不断削弱。

于谦作为文官中掌军的大员,在京中,和胡濙联手,便能压制皇权。

但是,随着于谦功高盖主,也变得不一样了。

如果皇帝现在拿起屠刀,斩杀于谦。

谁也说不出来什么,天下反而会异常平静。

因为于谦的功劳太大了,实在太大了,他李贤听着都恐惧。

千万别把漠北诸族想成弱鸡。

从宣德朝,大明就不是漠北诸族的对手了,大明只有守城的份,甚至任由漠北诸族拿捏。

可于谦,先打崩了瓦剌一部,逼得瓦剌退兵。

再打崩了鞑靼十四万精兵,把鞑靼打没了。

如今,又围困孛来部,收降喀喇沁部。

一年三大胜仗啊!干掉了二十余万胡兵啊!

震古烁今!

战功直逼徐达、常遇春!

如果皇帝杀了于谦,天下人都会沉默的。

因为,于谦的功劳太大了,大到赏无可赏的地步,这样的人,冠以莫须有杀了,还真让人说不出来什么。

不杀,反而才是怪事。

所以,于谦在自污。

他要杀俘杀降,放任孔家被围攻,非但不救,还下令不必管孔家安危。

这是自绝于文官啊。

他倒向武勋,皇帝会封他为国公,死后追赠王爵,板上钉钉。

只有如此,皇帝才会放心于谦。

李贤发现,于谦竟被自己逼入死胡同了。

战功太大,反而成了枷锁桎梏。

“执行吧!”

李贤让喀喇沁兵下马放弃兵器受降。

抚顺、辽阳,李贤和吕原都在收降喀喇沁兵。

但盖州外。

孛来却不同意放下兵器受降。

因为他担心大明反复无常,没了兵器,喀喇沁兵就没了反抗之力。

何况,他们是投降,不是被俘!

“我大明岂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曹义亲自来到孛来大营,只带着两个卫士。

孛来看着曹义,两个人还真是老相识。

孛来没少袭扰辽东,都被曹义打退了。

“这……”

“这什么,大明向来说话算话!”

曹义充满自信道:“你和大明打交道这么多年,大明何时说话不算话过?你自己想!”

“哼,你以为堂堂天朝,是你们草原上那些反复无常的小部落吗?”

“可笑至极!”

曹义背后全是冷汗。

他已经犯过错了,这次要是不能顺利招降孛来,爵位肯定和他无缘了。

所以,他才深入敌营,亲自和孛来谈判。

孛来看着曹义坦诚的面容。

确实,大明最守信义。

信义是大明用近百年时间树立起来的。

竖起来难,毁掉却特别容易。

一旦大明毁约,大明百年经营的信誉,就彻底崩塌了。

再说了,喀喇沁部还剩下三万兵马,这些人内附大明,就是巨大的战力,能够帮助大明攻打鞑靼、女真、兀良哈。

“孛来,你内附大明,起码要荣封侯爵!”

曹义提及爵位,就两眼放光:“那是世袭的侯爵啊,老子一辈子就想挣一个伯爵,你他娘的归附就拿个侯爵!”

提及爵位,孛来心思也活跃起来:“能封王吗?”

“你没疯吧?”

曹义冷笑:“你是黄金家族吗?配封王爵?做梦呢!”

孛来却想说,也先家族归附,你们大明不也封王爵吗?

那能一样吗?

不封,人家就要打大明,大明害怕,只能封喽。

再说了,那是个空头王,一个名义罢了。

你这个侯爵可不是,要入宫请封的,与国同休。

“那国公也行啊!”孛来心里盘算,从大明弄出点火器来。

两个人各怀心思。

曹义懒得理他:“快点令人放下武器,本总兵还很忙,等见了陛下,你再和陛下讨价还价吧。”

孛来吃个软钉子。

又问了许多。

曹义一一回答他,没有任何错漏。

孛来思前想后,喝了几口酒,斟酌犹豫一个时辰,才让部下放下武器投诚。

却没发现,曹义的脸都僵硬了。

曹义让人来接手。

“孛来,去本官大帐上畅饮。”曹义含笑邀请。

孛来却婉拒,在自己大营里他才踏实。

结果。

到了晚间,他的大营就被踹了。

孛来被人拖出来。

“你们要干什么!”

孛来无比惊恐:“我是大明侯爵,你们要干什么!”

“你他娘的是猴儿,还侯爵!凭你也配!”

曹义身披铠甲,手扶宝剑,目光森寒地盯着他。

“我已经投降了,咱们是一家人了!”孛来惊呼。

“谁跟你是一家人啊!蠢货!”

曹义哈哈大笑:“老子骗你呢!蠢货!”

“大明怎么会出尔反尔?难道不要名声了?不要道义了?为什么啊!”孛来真的懵了。

当年朵颜三卫,不也是这样内附的吗?

永乐朝,多少蒙人为大明征战啊。

如今为什么要拒绝喀喇沁部投降啊?为什么啊?

“道义?名声?”

曹义冷笑:“当然要啦!”

“孛来,你要搞清楚,这里是大明境内,你跟我们达成什么协议,外人都不知道!”

“至于你们是怎么死的!”

“当然是兵败战死喽!”

“你的脑袋,就是本官的爵位!”

曹义得意大笑。

真没想到,爵位来得这般容易。

孛来却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你们在干什么?”孛来愈发惊恐。

“杀头呀!”

曹义大笑:“既然是战争,自然是要脑袋充军功的!”

孛来瞪大了眼睛,目眦尽裂:“曹义!你个王八蛋!老子要杀了你!”

但他被四个兵卒死死压着。

急怒之下,他眼睛、鼻孔、耳朵流出了鲜血。

那些都是他的部民啊!

是他下令,让他们放下武器投诚的!

结果全成了亡魂!

全都怪他!

都怪他啊!

于谦好狠的心啊,他根本就不要喀喇沁部的俘虏,他要让喀喇沁部亡部啊!

为什么啊?

孛来根本想不通。

难道为了那些屁民吗?不应该啊。

“孛来,你尚且还不知道,鞑靼十四万大军围攻大宁,被大帅一战攻破,十四万精兵尽丧于大宁城!”

曹义冷冷道:“你说说,我们招降你干什么?”

“整个漠北,二十年内,都再无战事。”

“用你们干什么啊!”

孛来瞪圆了眼睛,好半天没反应过来:“你,你说什么?”

曹义没理他。

“你在骗我,你在骗我!”

孛来嘶吼:“不可能,不可能的!”

鞑靼怎么会败的?

十四万精兵啊,大明用百万大军,才能将他们留下来。

可大明有这么多人吗?

不可能的!

孛来死也不相信。

可是,如果北方还有威胁,于谦怎么可能下令杀俘呢?

喀喇沁部已经投诚了呀。

我们能为你们打鞑靼啊……

难道……

“大帅传下命令,将尔等头颅筑成京观,祭奠我辽东百姓!”

曹义冷声道:“而你这颗脑袋,就值钱了!”

“陛下看到会喜欢的!”

有斧头架在孛来的脖子上,要将他的脑袋剁下来。

“不要,不要啊!”

生死面前,孛来恐惧了:“曹义,放过我,放过我……”

什么英雄,在临死前都会变成狗熊。

“我还有秘密!”

孛来看向曹义:“只要你放过我,我就把我心中的秘密说出来,求求你放过我吧!”

曹义废这么多话,就等着这个秘密呢。

他蹲下来:“告诉我,是谁把你们引来的?”

孛来瞪圆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曹义,他知道了?

“我说了,能饶了我吗?”孛来满脸惊恐。

活着,才能回到部族去,才能重整旗鼓,他不想死啊。

“你先说。”

孛来还想讨价还价,但斧头往下压,脖子上出现一道血线,剧痛临身:“是孔家!是孔家!”

曹义让他写一份口供。

但他不懂汉文,需要翻译。

写完之后。

曹义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冰冷的笑容:“送他上路吧。”

“曹义,你背信弃义!”孛来疾呼。

“陛下点名要见你,做臣子的哪里敢违抗陛下的圣旨呢?”

曹义冷笑:“当然了,这见,不是要见你的活人,而是见你的脑袋。”

“你的尸体会被挂在城门上,任辽东百姓唾弃!”

咔嚓!

孛来的脑袋被剁下来。

瞳孔之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毒。

喀喇沁部却在最辉煌的时候,落下帷幕。

各军开始筑京观。

曹义传令,辽东各城解封,并令各城守军,搜寻残留的鞑靼兵,杀无赦,一个不留。

翌日清晨的辽东。

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却让人头皮发麻。

遍地是京观。

哀鸿遍野。

城中的百姓出城后,开始寻找乡下的亲戚,发现都找不到了,整个平原上,家家挂白,人人戴孝。

本来,他们心中该恨朝廷的。

朝廷压根就不管百姓的死活。

任由鞑靼兵烧杀掳掠,各城守军只守城墙,不管城外的百姓。

即便有百姓在城门下乞求开门,都遭到了无视,最后这些百姓都成为了护城河里面的尸体。

持续近两个月的攻防战,让辽东倒退二十年。

但是。

看见遍地的京官,辽东百姓忽然间不恨了。

大仇得报。

祸害他们家人的鞑靼兵,都死在了这片平原之上。

然后,盖州城门打开,却有很多人走陆路、走海陆入京,告御状!

他们无视路上的京观,只有自己心中的愤懑……

求订阅!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