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不谓仙尘客> 仙缘合 第二十八章 隐言难隐生执念(二)

仙缘合 第二十八章 隐言难隐生执念(二)(1 / 2)

素来冷清的天青顶内有今日破天荒的聚集了几位大人物,比如落霞一脉的平秋长老,比如玄女峰那位闭关二十载的师太,又比如云琅一脉如今的执掌者小景胜。

陆英朝入得堂内,见几位前辈悉数在内等候,赶紧快步趋前,躬身礼敬道:“英朝见过几位师伯师兄。”

天青顶的前方大堂上跪着很多弟子,坐在次席的小景胜看了眼一旁的中年道士的脸色后,朝下轻轻咳了两声,那些跪在地上的四方山弟子如蒙大赦,赶紧爬起身来,悄无声息地退出殿去。

中年道人便是如今四方山代掌教张玄甫,见陆英朝此番安然无恙,随即捻须点头笑道:“昨日宋员外已有飞鸽传书过来,与我尽数告知除妖详情,信内对你颇多赞誉之辞,我果真是没有看错人!”

张玄甫言罢,身旁的平秋、小景胜二人亦满面赞许。

然而,张玄甫突然蹙眉忧虑道:“根据宋员外信中的描述,似乎仍有诸多曲折之处啊。”

小景胜明了张玄甫所言为何,低声谦逊道:“那老道士的来历或许有些问题,但岂能劳烦掌教师兄如此担忧。我四方山虽为中州三大门派之一,江湖上流淌的弟子亦属寻常,何况信中所述,那老道士的法力不过尔尔,倒是他身边的那个女子让人颇为困惑,一张符箓竟能使那邪祟魂飞魄散。”

众人听闻亦惊叹不已,天下的道士繁若星辰,然谈及符箓一派便让人联想起多年前门派的一位故友。然而此事牵扯到十多年前本门的另一桩大事,诸位长老心中已有答案却不便当着掌门的面直言相告。

张玄甫微笑着望向殿中的师弟,他们虽为同门兄弟,自己却年长了十余岁且身任四方山代理掌门一职。

“还请师弟细述此次宋家除妖的过程。”那宋家毕竟只是普通人家,对于那些降妖除魔的门道,大多只能作为看客。尽管有信件,但叙述难免有所偏差。

实则对于诸如四方山这类的大门派而言,在其所辖范围内降妖伏魔,保护民众免受侵害,乃是理所当然之事。身为正统门派,声誉乃是维护其尊崇地位之关键所在。

而地位的高低往往影响着有多少年轻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山上寻求师长教诲,习得一身道行。

陆英朝端坐于前,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始讲述,只是觉得这次下山之行别具一格。毕竟多位长老齐聚一堂的情景颇为少见。

他看了一眼对面的师太,一时尚记不起她的法号究竟是长璃还是长夷。只记得上次与她相见时,其两鬓并未如现在般如此苍白。

陆英朝作为上一任掌门的得意门生。修为自然是同辈中翘楚,见识也非新一代弟子所能企及。思忖片刻后,便从偶遇老道人娓娓道出此事。只是事态中间还涉及到了镜妖的起源以及对绿衣女子的诸多揣测。

他联想起近几年下山听闻的一桩传闻。

“英朝这几度踏足江湖,依稀探寻到一些线索。根据那宋家小姐情况,恐怕与十余年前的柳家庄一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那位...”

“英朝,你能否详细描述一下那位少年手中所持的宝剑的形状?”小景胜打断了陆英朝的话语。

陆英朝点了点头,思索了番又答道:“剑长三尺有余,剑身略宽于一寸,低调朴实,偶尔闪烁的光芒如日落时分的霞光流转!”

众人听闻,无不惊讶。

“此剑虽看不出任何奇特之处,但是世上认主之物繁多,莫非这剑有何蹊跷?”

或许在平常人眼中这把自动护主的剑颇为怪异。但见长老们面色惊愕,看来此物绝不寻常。

“师兄,这剑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之谜吗?”陆英朝好奇地问道。

张玄甫沉默不语,闭上眼睛似乎在思索一个遥远而深沉的问题。

近年来,四方山在三门之中逐渐式微,或许多少与其镇派之宝的遗失有关。身为四方山的掌门,谁能不渴望寻回这把神器呢?

“或许仅仅是一把普通的认主宝剑,英朝你继续说。”张玄甫终于开口。

见师兄语气平缓,陆英朝继续讲述宋府的故事。众人感叹那绿衣女子修为竟然如此高深莫测。然而,她究竟来自哪个门派无人知晓。且那铜镜显然并非普通认主宝物,众人觉此事必有隐情。

“英朝,近日真是辛苦你了,你先回去舒缓身心,我与几位师伯还有要事商议。”

陆英朝离开天青顶,只见师兄越发苍老,面露苦涩。不禁忧心忡忡。时至暮色降临,夕阳西下,不禁感时伤怀。从五岁入师门至今,师兄对待自己犹如亲手足。如今他身染重病却无力扶助,实在悲痛万分。

落霞山,顾名思义,夕阳西下最是醉人,只是这夕照似乎也穿不透四方山的百里大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