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科幻灵异>赛点> 1913 谁的主场

1913 谁的主场(2 / 2)

一加一减的话,决赛现场观众可能是五五开,旁观看戏,享受比赛,甚至德约科维奇可能赢得更多支持。

然而。

现实却是另外一番面貌。

一面倒地,旗帜鲜明地,全场滚滚气浪以碾压的姿态站在高文身后,全面引爆阿瑟-阿什球场的热忱。

记忆里,仿佛再次回到2007年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的那场决赛,纽约观众用生命在为费德勒加油助威。

而今天,又再次上演,尽管德约科维奇隔网相对的对手已经不同,但似曾相识的画面却不曾改变。

抬起头,那一抹属于华夏的鲜艳红,正在飘扬飞舞,轰鸣与激荡渐渐演变为回响,融入空气和血液之中。

比赛,还没有开始,观众们就已经选择了立场。

出人意料地,却情理之中地,纽约为高文喝彩。

德约科维奇微微一愣,眼神里流露出一丝错愕和困惑,如果是对阵费德勒或者纳达尔,他可以理解——

尽管不喜欢也有些无奈,但可以理解。

然而高文?

那种滋味确实是五味杂陈,从墨尔本到纽约,主场的位置似乎颠倒了一个位置,但这点燃了德约科维奇的斗志。

不止一次,德约科维奇面临过这样的挑战,甚至全场嘘声全场起哄的攻击也经历过数次,而德约科维奇也不止一次地表示,那些嘘声那些挑衅那些攻击反而能够成为他的能量与燃料,激发出他的状态。

在德约科维奇的骨子里,就是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强和韧劲。

“如果你们认为我做不到,那么我就偏偏要做到给你们看。”

只是,有些意外,德约科维奇也没有想到今天这场决赛居然会面临这样的情形,荒谬和无奈之中,斗志早早就已经点燃。

当然,哪怕没有现场盛况的刺激,德约科维奇就已经是斗志满满——

面对高文,他已经遭遇三连败,而且职业生涯对阵高文仅仅只是去年伦敦的室内球场赢了一次而已。

这唤醒了德约科维奇职业生涯初期的记忆,他面对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时候,连输六场,完全被压制;但问题是,那是费德勒和纳达尔,而眼前的则是高文,一个追逐者一个挑战者,他怎么可能认输?

这场决赛,他,必须赢。

而现在,又增加了一个胜利的理由。

德约科维奇收回视线,开始调整呼吸,灵魂深处的斗志已经开始沸腾。

“……哇哦。”

“看来,卫冕冠军已经在纽约拥有了自己的位置。”

“不仅仅因为年轻的高文至今在纽约保持不败,以无与伦比的表现征服这座城市,还因为高文在球场之上和球场之外表现出来的气质,从去年到今年一路延续下来。”

“去年扮演黑马角色,没有人看好他的前景;今年则因为伤病和意外,出征纽约之前就蒙上一层阴影。”

“然而,连续两年,在这座城市这座球场,高文以实际行动展示自己的斗志和能量,以‘搏击’的姿态征服球迷。”

作为解说员,麦肯罗不能说出赞助商的名字,也不方便点评赞助商的市场计划,但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

耐克的策略,再次取得成功。

自罗兰-加洛斯以来,耐克就一直在推广“搏击不断”的形象,成为高文的全新品牌特征。

经历罗兰-加洛斯的冲击、温布尔登的挑战、北美夏天硬地赛季的波折,最后高文以王者的姿态踏上法拉盛的决赛舞台,这一路征程就是“搏击不断”的最好诠释。

于是,纽约陷入疯狂。

眼前这片汹涌热浪,完全就是耐克场外推波助澜的结果,纽约正在真正地成为高文的主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