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398.第398章 乐此不疲

398.第398章 乐此不疲(1 / 2)

第398章 乐此不疲

李铭还没回话,邻居吴名插话道:“干部参加劳动不是每家工厂都是这样的吗?”

董大爷解释道:“他们这次不一样,是定期轮换,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更久。”

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这个制度持续到80年初,那时开始鼓吹‘大锅饭养懒人’,这个制度就崩了。

78年12月改开,但其实76年到78年,工业生产是在大幅增长的,

比如煤炭产量,7吨,7吨,7吨。

钢产量,76年2046万吨,78年3178万吨。

82年1月1日,全国开始包产到户,粮食产量,76年2亿8631万吨,81年3亿2502万吨,

这样的高速增长,大锅饭养懒人这种贴标签的说法是说不通的。

除了折腾之类的原因,可能比较残酷的现实,当时的福利待遇高于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起初在劳动力密集的低技术行业,先是乡镇企业,后是私企,一次又一次的减少了企业的福利待遇,包袱越来越轻,还偷税漏税,压榨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企业利润自然就越多。

跟几十年后的企业不交五险一金,直接给工人三五百块钱打发了,工人多拿一点钱感觉还蛮划算的,一模一样。

有利润自然就能投资新的生产工艺,就开始冲击技术稍微高点的行业,

在这些稍高技术行业的国企,利润要上缴,引进新的生产线还得靠各种批准,管得太死,

职工福利的包袱更是沉重,自然就被这些能灵活压榨的私企打败了。

实际,各种批准、管得太死也是大企业的通病,古今中外皆如此。

很多私企发展变大后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大浪淘沙下大部分也倒下了,剩下也是靠技术优势或者说行业门槛撑着而已,哪一天可能就被新崛起的企业干趴下了。

成王败寇,

输了的自然就会被冠上各种各样的缺陷,赢了的自然就会各种脸上贴金。

事后砖家就是做这些的,不稀奇。

有的砖家可能还带有某种目的。

董大爷提醒李铭,

意思是可能因为负责木材销售计划的换人了,李铭就拿不到木材了。

李铭随意道:“我的木头来源是乡下的生产队不是京城的木材厂。木材厂的变动对我没啥影响。”

中院酱油厂的袁万顺问道:“小铭,如果不加阁楼,捡瓦这事能不能我们自己干?”

“当然可以啊,这工钱省下来自己吃喝挺不错的。新瓦我给你提供,不过你们行不行呀?”

袁万顺也是有把握的,“去年我在厂里搞基建的时候,放过瓦,应该没问题。”

董大爷劝道:“椽、枋、檩这些木头可能还是得请师傅帮你看看,该换新的还是早换早好。”

面条厂李俊义也劝说:“对啊,动都动了,干脆全整了。傻柱也要翻新,你们两家又是连一起的,刚好一起动工。”

袁万顺有些意动,“那就再看看。”

吴名笑着调侃道:“我看啊,你是还得回家跟媳妇再商量一下!”

袁万顺笑着反击道:“说得好像你家是你做主一样。”

大哥说二哥,顿时引来一阵嘻笑声。

秦淮茹手里拿着笔跟纸走到前院,“大伙聊得这么开心。”

“秦淮茹,你那新买的自行车要看好了,小心棒梗给它嚯嚯了。”

“我也看到棒梗绕着自行车转悠了好一会儿,指不定在打什么主意。”

“还有什么主意,想学骑自行车了呗。”

棒梗这年龄正是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但是腿又不够长,

学自行车,大多数小孩就先从滑行开始练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