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474.第473章 有地盘搞这些事情

474.第473章 有地盘搞这些事情(1 / 2)

第473章 有地盘搞这些事情

唐干事笑道:“你用的是井水,在山的后面有几口水源井,有管道引水到镇上的。”

由于刚才收的沙子不多,李铭打听道:“唐干事,这附近哪里沙子多?我们明天去看看?”

这个问题让唐干事愣了一下,四周全都是沙子,哪里都多。

“本来除了东边的山,其他三面都有很大一片沙漠,都有您想看的沙漠风景。但是西边的不知道为啥,突然变成了一个大坑。”

李铭感觉他自己当时留有余地的,“坑很大很深么?”

唐干事摇头道:“我还没去看,我也是听人说的。说是有的地方可能十多米深,有的几米,反正就是一大片的沙子好像被人装走了。”

林国振把书都合上了,猜测道:“你们正在搞建设,会不会是哪个工地施工要沙子?”

唐干事解释道:“这些沙子带有很多土,不能用于工程建设,没人会去挖的,而且那是在黄河边上,有人挖沙子大家也能看见。”

“李副科长,您跑步的时候,有没有见到什么异常?”

一呢没有工具,二呢人刚刚到,不可能怀疑到李铭头上,他不动声色道:

“我不晓得原来是什么样的。我跑步的时候有看到一大片沙子,地势确实有些低。”

这么古怪的事情,林国振也休息了一下午,静极思动,“能去看看么?”

唐干事自己也想去看,“李副科长,咱们远远的看一下?”

“行啊,我早就想去的,怕不合适才没开口问你。”

不只他们三人,小镇里听说了这事的人,都在好奇的打听着。

有空闲的人都朝黄河走去。镇子南边的沙漠,李铭同样是没动沟渠、火车线路附近100米,还没有被人发现,不然那里的坑更大更刺激。

有些异常。

不单海勃湾市的头头,矿区的头头,各个工厂的头头都前往查看。

有民兵在前面拦着维持秩序,李铭三人跟随看热闹的民众,站在火车线上,站得高看得远。

一大片荒滩平地,视野开阔,一点也不用担心被火车撞,老远就能看到火车、听到火车声响。

“怎么就没了呢?”

“陷下去了吧?”

“你没看那个用铁锹挖沙子的么?挖出来的沙子都是一团团的,那是含水的湿沙。说明是顶上的干沙子不见了,不是塌陷。”

“这么一大片沙子没了!采沙的话,得多少趟卡车?”

“车子不说,人就不知道要多少。”

一群看热闹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有点邪门啊!”

有人说了一句封建迷信,其他人也说啥,确实太邪门了。

远离了京城,李铭办事就没有以前那么细,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唐干事,我刚才看到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海勃湾这里有没有龙卷风?”

“有,我上个月还见过龙卷风。李副科长,您是说,龙卷风把那些沙子卷走了?”唐干事不确定道。

林国振顿时以为这就是真相,“估计是昨天晚上或者今天中午,没人的时候,来了一阵龙卷风,沙子卷走了也没人知道。”

旁边人听到了这话,感觉貌似有些道理,都在谈论以前见过的龙卷风威力如何如何。

唐干事有些疑惑,“这龙卷风也太讲规矩了吧?搞了一个长方形出来,而且离铁路、离河岸都远远的。”

林国振疑问道:“龙卷风没有破坏铁路不是很好么?”

唐干事笑道:“当然好。就是这龙卷风也很有些古怪。”

李铭没有多言,会有热心群众帮忙脑补完善解释。

刚刚休息了一会,神志清醒,他现在又开始专心收河对面的沙子。

他编造的龙卷风解释,也在人群里传播着,虽然漏洞很多,后续渐渐的取得了共识。

实在找不出其他更合理的、更能说得通的解释。

听着热闹,他把对岸离他10千米内的流沙收了个七七八八,以后风不大的话,沙尘吹过河的不多,本地人的生活环境能够得到很大改善。

沙子有了去处,也不用再被风吹来吹去。

他的任务完成度再加5个点,达到7%。

三赢!

李铭三人一直待到晚上8点10多分才往回走,夕阳西下,太阳快要下山了。

“唐干事,一起吃晚饭吧。我刚才在小饭馆订了一桌菜。”

唐干事意外道:“这怎么合适呀!”

李铭手指林国振,“没啥不合适的。你可以问他,我在轧钢厂是不是经常请客。”

林国振连连点头,“三天两头要请客。我们全厂都晓得这事。”

唐干事想着这样请客工资不够还得倒贴,“有报销的吧?”

林国振帮忙解释道:“李副科长经常能打猎到野猪之类的猎物回来。还时常受到市里、厂里的表彰,这些都得庆祝一下吧!没听财务科的人说报销的事。”

李铭笑道:“没得报销,我卖一头野猪的钱够请好几个月的客。也没有那么频繁,一个月有请四五回吧。”

林国振提醒道:“李副科长,您没把给我们分水果、分点心的算上。”

唐干事一脸疑惑。

林国振又帮忙吹嘘了一番。

唐干事这才知道身边的年轻副科长是真的牛逼。

林国振突然想道:“我发现李副科长是走到哪学到哪,刚才对防沙治沙工作也很关心。怪不得做什么事都能做一番成绩出来!”

李铭刚才跟铁路巡道工交谈求教,“我是在报纸上看到过防沙治沙的报道,好奇问问。可惜他们也不是很懂。”

“我们这里的铁路还没有沙漠化,防沙经验不多。隔壁乌达市有另外一条穿越沙漠运输盐矿的铁路,他们那边的防沙经验应该更丰富。”唐干事解释了一下。

“你们海勃湾这边的经验也不错。”

李铭算是了解清楚了,海勃湾铁路沿线算是荒漠化,两侧很多碎石头,是故意弄在那压着沙土的。

他所知道的草方格这个办法也已经在沙陂头实践了好几年。

一贯以来的说法,林场职工在沙漠中偶然用麦秆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等这些字,这些字历经几天风沙,依然完好。

科研人员这才不断研究总结出1米草方格这个办法。

2022年,有人翻出来说是苏国专家发明的,有点扯淡。

这么土的办法,肯定是当地的农民、职工先想出来的。

30-50年代,化学固沙方法得到大发展,苏国专家有更简单的办法,高立式阻沙栏,加用沥青的化学固沙方法,可以机械化操作。

这种办法,弄少了没效果,弄多了造价成本太高,咱们搞不起。

李铭找铁路工作人员请教防沙治沙的办法。

他问这个问题,也是有私心的,想在返程火车上坐着收沙子。

来的时候他已经观察好,铁路沿线两边都有很多沙子,特别是黄河对面整片沙漠。

现在问过了地面的维护人员,搞清楚了情况,不会对路基产生影响,他没有押运任务在身,可以动手了。

第二天早上,还没5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