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576.第574章 要先理清一下关系

576.第574章 要先理清一下关系(1 / 2)

周镇南会这么问是正常反应。

进口的东西不是随随便便能弄到的。

李铭没有正面回答,从容笑道:“是的。国外进口的。”

“现在外面的情况,您也是了解的。乱烘烘的,没人管事。”

“各种绝密的、机密的文件到处都是,随处可见。”

“我是负责厂里上万人的计划外采购的,这么一点棕榈油,小菜一碟。”

说的都是实情,接连下达的通知,要求大家不许动那些保密文件,听的人不多。

周镇南自动脑补,应该是从有资格进口的公司那倒腾的。

眼前的小年轻,是能想到去乡下搞温室大棚试验基地的人,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还好是符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特别是不违规,去乡下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这更是现在所提倡的。

最重要的是没有私心,不藏私。

把最好的大棚技术公开给了所有人,把高产的良种都拿出来送给全国各地的公社、生产队。

没有任何可被指摘之处,反而应当隆重表彰。

不是那种只想着自己,是为了所有人着想。

聪明人多了去,周镇南对这个未来女婿最满意的就是这点。

不安分,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毛病。

周镇南年轻的时候也不是安分的人,他自己要是安分就不可能会有现在这个身份。

没有多问来源,周镇南可惜道:“咱们国家的外汇有限,用的油需要进口的话,就不好多生产了。”

李铭详细分析说:“因为只是油炸一下去掉水分,实际耗油不多。”

一公斤的油,能生产70到80个面饼。”

“进口1.6万元的棕榈油就可以生产70多万个面饼。”

“即使一天吃7个面饼,也足可以供应10万人一天的伙食。”

周镇南观察力不是盖的,“我刚才看了你们用的面粉,都是精制面粉。”

李铭承认道:“是的。京城生产一个面饼的成本大约要7-8分钱。调味料大约2-3分钱。”

周镇南点评道:“不用调味料,一天6个面饼算也要5毛钱,这样就没有钱买菜了,平常吃不起。”部队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4——5毛。

“供应高寒地区、边疆地区的部队倒是挺好的。”

李铭接话道:“一开始研究的目的就是准备供应给这些艰苦地区用来改善生活。”

张海洋忍不住插话道:“你不是说可以出口面饼么?然后用赚到的钱采购面粉和调料回来么?”

见周镇南也投来好奇的探问眼神,李铭解释说:“我当时考虑的不够周到。”

“产品售价除了包含生产成本,还有一项重要的成本是运费和交货期。”

“面饼比较占空间,运输成本会比较高。加上运费的最终定价会居高不下。”

“现在的交通运输不能说是瘫痪,但明显是很不通畅,很耽误时间,延误了交货期是要赔钱的。”

铁路、公路、港口等都是一样,很多地方没人干活,或者说要在单位内部先确定谁说了算,再开始干活。

周镇南询问道:“假如把工厂就建在港口附近呢?”

李铭一点也不怕会影响到港城的生意,认真的说:

“需要外贸部门的人先去调查别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有价格优势才能打败他们国内的产品。”

“这样才晓得把工厂建在哪里更合适。”

清楚明了,不太懂经济的周镇南也能听明白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你们的火腿肠又是什么名堂?”

火腿肠还没有透漏,不过牌子有在大门入口处、西配殿门口挂着。

周镇南进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观察地形几乎是本能,更何况是宝贝闺女的地盘。

李铭回答道:“缺少肉食,我们想研究出一种掺一些面粉进去的火腿肠。”

“目前还在试验,还没有满意的成品制作出来。”

“张海洋,你去对面把那些试验的半成品拿过来。”

“是!”张海洋一溜烟跑了出去。

一直在旁笑容满面的周晓白这才插话道:“爸爸,等会的火腿肠您也尝尝,猜一猜里面有多少肉。”

周镇南笑呵呵道:“行,我等会就试吃。”

没几步路,张海洋提了两大桶的火腿肠回来。

周镇南笑问道:“看起来都成型了,怎么还算是半成品呢?”

李铭回话道:“跟普通的肉糜一样,没有弹性的口感,吃起来跟吃面团糊糊差不多。”

“都是已经熟了的,可以直接吃。”

周镇南接过周晓白递来的筷子,随便夹了一根火腿肠,轻松咬下,细嚼慢咽。

“没什么肉味,吃起来和午餐肉差不太多。”

李铭同意道:“是的。所以只能算是半成品,可能是工艺不行,又或者是加的面粉有点太多了。”

周镇南想来名字敢叫火腿肠,肉肯定是占多数,估摸了一个数字,“里面有八成的肉?”

周晓白笑道:“没有。5成是水,1成的面粉,4成的肉。”

周镇南震惊道:“加了这么多水进去?”

李铭委婉道:“暂时是这么多,还在研究改进中。最终的配方还没有试验出来。”

周镇南斟酌道:“还是要多加些肉进去,不能让群众钱买肉,结果买了一半的水回去。”

周晓白帮忙解释说:“是为了降低成本的,想争取在商店里卖一毛钱一根。”

听到要卖这么低的价格,周镇南也没话说了。

一分钱一分货,到哪都是这样。

“原来如此。那你们慢慢试。”周镇南鼓励道。

李铭给老丈人面子,“现在的配方确实不行,还需要改进,我们正准备试着多加些肉进去。”

小伙子很不错。

看得差不多,周镇南带着秘书先走了,能忙中抽空过来,纯粹是因为宝贝女儿在这。

首长来去匆匆,没有影响创新研究所的人的工作。

趁着有电,方便面生产线的试验也就继续进行。

换国产的电机带动设备,照样运转正常。

算是大功告成。

需要重新设计设备的外壳之类的都是细枝末节,以后再说。

不合适搞庆祝活动,李铭让大伙把刚生产出来的方便面面饼平分了。

半成品的火腿肠也全分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