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92章 清理贵州,共管吐鲁番

第292章 清理贵州,共管吐鲁番(2 / 2)

秀才笑道:“但是,倘若我国骑兵,绕过吐鲁番,进入亦力把里呢?”

满速儿脸色瞬变,进入亦力把里,不会给东察合台汗国带来太大的危险。

但是,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就会降分。

他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弟弟萨亦德呢。

萨亦德在西边,开疆拓土,他在东边竟被大明打得十分窝囊,若本部被明军攻打,他的脸可就丢尽了。

“在下言尽于此,告辞!”秀才拱手。

可是,满速儿不允许,卫兵自然不许秀才出帐。

“王子阁下,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您要杀了在下吗?”秀才并不害怕。

“瞧你说的,见外了不是?”

满速儿脸上露出笑容:“大明和东察合台汗国是友邦,你为大明使臣,我当然要以礼相待呀。”

“来人呀,准备宴席。”

“还未请问贵使,姓甚名谁?”

秀才轻笑:“不才钱旻,区区秀才,在大明不过沧海一粟。”

“大明果然是天选之地,遍地皆是人才。”满速儿请钱旻上座。

钱旻现在是秀才,未来可是了不得的人物。

他是意外被征召随军,跟随陈友学习军事,并派入哈密担任民政官员。

陈友在吐鲁番城外犯愁,钱旻自告奋勇,愿去说服满速儿。

“不敢当王子阁下夸赞。”

钱旻很清楚,现在的蒙人,已经不是几百年前那群只知道打仗的肌肉猛男了,而是更懂政治的权力生物。

对广袤的东察合台汗国而言,吐鲁番不过一府之地。

若因为这点小事,在大汗面前丢分,满速儿必然不愿意。

这也是满速儿,在凛冬腊月袭扰肃州的原因,就是想找回面子。

而大明,也不在乎吐鲁番一地得失。

真正来谈的,其实是希望满速儿不要去袭扰哈密,彼此化干戈为玉帛,相安无事。

奴隶送上来好酒好菜,酸奶疙瘩、马奶酒。

“王子阁下,您雄才伟略,眼中该有的是整个汗国广袤之地,而非吐鲁番这一隅之地。”

钱旻吃着酸奶疙瘩,面不改色。

这东西,第一次吃的人会直接吐的,喜欢吃的人,顿顿都离不开。

蒙古人喜欢用酸奶疙瘩测试友谊。

钱旻吃得没有任何异样,让满速儿等蒙古军将高看他一眼。

“我大明打败瓦剌、打崩鞑靼,北扩漠北,西吞哈密,东并朝鲜,势不可挡。”

“大明与东察合台汗国,如两只老虎。”

“两虎相争,有何好处?”

“而王子阁下您,若愿意用吐鲁番一隅之地,换取大明的友谊,我大明可支持您登上汗位,并两国签订互不干涉协议,两国友好,您看如何?”

满速儿听着翻译过来的话语,眉头微凝。

汉人这是被打怕了呀。

想停止战争,不想打了。

也是,汉人精通建设,如今囊括哈密,却没有条件建设,汉人皇帝会责怪陈友无能的。

陈友这条凶悍的鬣狗,竟然给一头猪打工,真是可惜了。

满速儿笑道:“照贵使说来,倒是对我意义非凡呀。”

“王子阁下若不愿意,那战争继续,陛下已经将京师最新研发的重炮调来,正在路上,届时破城指日可待。”

满速儿对所谓的重炮嗤之以鼻。

明人孱弱,所以善用工具,雄壮的蒙古人,自己就是最好的工具。

“王子阁下,此时签订协议,对大明,对您,对东察合台汗国都有好处。”

满速儿却道:“就算签订,也该等我登上汗位,才能生效。”

这就没的谈了?

钱旻嗤笑:“既然王子阁下一意孤行,就在战场上见真章吧。”

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

钱旻回到大营,告诉陈友:“满速儿早就做好了守城的准备,城池加固几丈高,城内守城器械堆积如山,非人力能破。”

陈友让人把从军器局刚刚调运过来的重炮推出来,狠狠往吐鲁番城墙上轰。

几炮就打开一个缺口。

在城内的满速儿,见识到了明军火器之利,立刻派遣使臣,愿意和明军洽谈。

而神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营。

昼伏夜出,绕过吐鲁番,进入亦力把里,神不知不觉的攻克了两地交界青石山。

派人在草原上散布对满速儿不利的谣言。

钱旻第二次进入吐鲁番城,举行第三次谈判。

“我军火炮,摧金断石,您这偌大的城池,根本抵挡不住我军火炮,在下以为,还是该谈判解决。”

满速儿沉默不语,吐鲁番不能丢。

起码在他登上汗位之前,不能丢。

可神英四处散播他不利的谣言,并试图攻入亦力把里,让他在父汗面前失分。

“贵使不如换个条件。”

钱旻笑而不语。

“我愿意出一万两,请明军退回哈密,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您看如何?”满速儿竟然决定赔款了。

虽然只有一万两,但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钱旻却知道,收了钱,满速儿心里憋气,等控制好要道之后,就会明军翻脸。

想控制吐鲁番,必须得把满速儿打疼了,他才会听话。

第三次谈判,又是无疾而终。

神英向西流动,接连攻克了几座小城池,攻克后就屠城、放火。

果然,吐鲁番这边的动静,惊动了汗庭。

阿黑麻给儿子写信。

“该死的大明!”

满速儿可感受到了什么叫丢脸!

丢脸丢到汗庭去了!

关键,吐鲁番城池天天被炮击,蒙军明显不会守城,被打出缺口后,并没有及时填上,导致缺口越来越大,几乎快要崩塌了。

而明军还往城里放火箭。

这种火箭,射的非常远,像是用投石车射出来的。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他派出使者,进行第四次谈判。

当天夜里,吐鲁番一面城池被轰开了。

明军和蒙军面面相觑。

明军也没冲进去打仗,因为自己是骑兵,打巷战太亏了。

蒙军也不复先祖那么英勇了,多少有点恐惧。

钱旻第三次入城,进行第五次谈判。

“以火州为界,彼此相安无事,如何?”满速儿做出巨大让步。

父汗的信送来了,他仿佛感受父汗浓浓的失望,所以被迫让步,伪造一场大胜,让汗庭看到他的能力。

“王子阁下,我朝将军可随时西进,您的日子不好过吧?”钱旻问他。

满速儿却笑道:“他陈友若不怕我吐鲁番骑兵,会数次遣使,与我和谈吗?”

“王子阁下,我们在帮您呀。”

钱旻这句话,让满速儿跟吃屎了似的。

“我可以将吐鲁番让给大明。”

满速儿道:“但是,大明要陪我做一场戏。”

钱旻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明军装作大败,让我军获得一场大胜。”满速儿想得挺美,趁着明军撤退,把假败变成真败。

“不可能!”

钱旻认真道:“我明军战无不胜,从未败过,如何能诈败?倘若诈败,沙州伯如何向中枢交代?”

“那就没得谈了?”满速儿就是想把诈败变成真败。

第五次谈判告吹。

一面城墙崩塌,陈友则继续往里面轰炮,不停往里面射火箭。

就是不派兵进去厮杀。

蒙军被迫藏在一角,军心动摇,都在谩骂主将无能。

满速儿的口碑正在崩塌。

他不得不派遣使者,第三次面见陈友,举行第六次谈判。

吐鲁番为大明和东察合台汗国共管。

彼此不在吐鲁番驻兵。

就是军事缓冲区。

大明需要吐鲁番作为屏障,来恢复哈密生机,满速儿需要吐鲁番这个名义上的领地,来维护自己的威严。

双方一拍即合。

但是,满速儿要求明军,要帮助他稳定汗位。

陈友自然答应,随后给神英传令,回师。

两军回师后,才慢慢退出吐鲁番,并在哈密黑风川外,建造防御工事。

捷报送入中枢。

此时已经是五月份了。

朱祁钰不置可否。

两批使团,在二月份时候就已经出了大明,穿行安南,出使暹罗和身毒。

两个使团,合计一万两千人。

同行的还有商贾,以及长长的礼物长队。

这是要走通新的丝绸之路。

同时,朝廷派遣使者去乌斯贜,以利诱之,让乌斯贜尽快汉化。

而中枢,正在筹备。

皇帝即将巡幸南直隶。

浩荡的队伍,超过十五万人的长队,从北直隶出发,巡幸南京。

预计九月份出发。

一方面是太早出发,南京太热,皇帝不喜欢酷暑;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时间筹备,皇帝出京是天大的事情,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筹备。

在南京过完除夕,再返回北直隶。

他要在南京待上半年时间,把所有该做的事情彻底做完。

“陛下,共管吐鲁番,也是一计。”

朝臣认为陈友做得可以。

哈密暂时不移民人口,而是给甘肃兵在哈密分地,让这些兵成为哈密的本地人。

至于还有活着的哈密人,则进行收拢、汉化。

“诸卿,知道往西打,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吗?”朱祁钰问。

“宗.教问题。”

“据朕所知,东察合台汗国已经全盘伊化。”

“哈密也有伊化的征兆,好在国朝快速收复哈密,才将伊教阻隔在哈密之外。”

朱祁钰对伊教是恐惧的。

朝臣轻轻点头。

蒙古人那么强大,和伊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蒙古人悍不畏死?

不是天生的,都是伊教的作用。

这东西用得好,能狂化兵卒,但兵卒狂化之后,未来可就不好管了。

“朕设宗录司,对教派问题,不反对、不支持、不提倡。”

“存在即合理。”

“朕没办法抹杀,只希望这些教派,是柔和的、宽容的、是向着大明的。”

朱祁钰道:“但是,像蒙古人以前信的,朕看了都觉得恐惧。”

“蒙古人能征善战,不是天生的,而是这些教义给教导的,教导成了战争机器。”

“所以呀,朕在漠北,每占一地,就建造大批寺庙,并修改古兰经部分教义,劝牧民向善。”

“统治西北,也是一样的道理。”

“必须建造大批的寺庙,让那里的人信佛,若不信中原的佛,就信臓区的佛,切勿磨掉凶性,方能为朕所用。”

朝臣表示支持。

“但是呀,佛教、道教过于柔和,和伊教比起来,几乎没什么可比性呀。”

朱祁钰话锋一转:“朕欲启用黄教,用黄教抵抗伊教。”

反正都算是华夏宗教,用谁都没有问题。

佛教也可析出一派来,和黄教、伊教抗衡。

“陛下,老臣以为,可翻译黄教教义,翻译成臓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黄教在漠北缺乏历史,咱们就给他们创造历史。”

“再令黄教和伊教彼此辩经,理不辨不明嘛,总要辩出个明白。”

姚夔这招够狠的呀。

这是把黄教和伊教搞对立,现在是从中获利了,却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这可不行。

“姚卿,若行此策,三百年后,大明就会四分五裂。”

朱祁钰淡淡道:“朕欲强令黄教,通行汉文,不许用臓文。”

“让宗录司,改革伊教教义,谁支持中枢,就准许谁大肆传教,不支持中枢的,一概取缔。”

“无论是黄教、伊教、佛教、道教,唯一不变的,就是拥护大明的统治。”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经文,一概删除。”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神佛,一概去除。”

“凡是和朕意念相悖的,一概改变!”

“如今宗录司里有各派大师,给朕钻研各种经文。”

“明年开始,重新编纂经文,天下通行,以前的经文焚毁,不许再学。”

这是维护大一统的手段。

教有教的用法。

“陛下,您贸然焚经,会造成信徒反对的。”耿九畴提醒。

“焚经过于暴力,不许信仰即可。”朱祁钰表示赞同。

宗.教问题过于棘手。

朱祁钰有点不想触碰。

问题是往西打,必须会触碰到这个问题。

往南打,最困难的地形,茂密的热带雨林对大明雄兵来说,是无解的。

西边土地广袤,人种、语言、宗.教等问题,让人头疼。

朱祁钰真想放弃这些地方,往美洲转移。

可神州是祖宗之地呀,如何能丢呢?

唯一让朱祁钰庆幸的是,西北尚未伊化,哈密以东,还都是汉人的天堂。

“对了,费璠发现一种黑油,这种黑油能够点燃,诸卿可知之?”朱祁钰问。

大明似乎没有烧石油的先例。

“陛下,这黑油可照夜,前朝便有书籍记载。”

陈文站出来说:“陛下,微臣在云南做官时,途经四川,四川盐井就用黑油照明,甚至微臣还看到了采油设备。”

“什么?”朱祁钰惊到了。

大明也采油?

他们会用吗?

还真别说,大明真的有油井,虽然现在没有官方正式开采,但地方已经在开采了,用来照明、做燃料。

朱祁钰还想拿着黑油吓唬群臣一番呢。

原来人家都知道。

太监呈上来一个玻璃瓶,玻璃瓶里装着黑乎乎的油,用火折子点燃,就能燃烧,发出刺鼻的味道。

“陛下,正是此物。”陈文见识不浅。

姚夔也微微点头:“不瞒陛下,微臣巡抚地方时,曾见过百姓用此做照明灯。”

得了,是朕孤陋寡闻了。

“费璠试了,此物不能用火浇灭。”

朱祁钰道:“所以朕想着,用它烧了安南的森林!”

其实他想当然了。

就算用汽油,也烧不了热带雨林。

他已经让费璠进行石油提纯了。

其实,他最看重的是沥青,沥青能够用来铺路啊。

用沥青修缮驰道,等于有了古代高速公路,他就能更好控制安南、哈密、朝鲜等边陲之地了。

朝臣窃窃私语起来。

“这东西到底能不能用,先在贵州用着试试。”

贵州土司,个个势力庞大,城池建在大山里面,想攻克绝不是容易事,用石油试试火攻!

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