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475.第474章 回京

475.第474章 回京(1 / 2)

第474章 回京

李铭又许诺牛奶厂,会从京城寄一些耐盐碱耐旱的高产苜蓿草种过来。

婉拒了牛奶厂的食堂招待,三人骑车回小镇吃午饭。

唐干事骑着车突然说道:“李副科长,咱们得快点回去。起风了,今天可能会有沙尘天气,要是来的是黑风就麻烦了。”

这年月,京城也是有很多风沙天,但是感受没有这些一年能有300天风沙的地区的人敏锐。

林国振开口问道:“有什么说道吗?”

唐干事解释道:“现在11点钟,温度也没见升高;风也有更大的感觉;空气里的尘土更多了。”

7级风的时速是50-60千米每小时,李铭的10千米探查范围,预警时间只有10分钟。

9级10级以上的风,他的预警时间会更短。

李铭不想搞出异常情况也不想吃一嘴的沙子,顿时把自行车踩得飞快。

海勃湾市,城区大部分街道都是砂石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

郊区的土路那就更不用说了,自行车后荡起一路的沙尘。

坐他自行车后座的林国振就老惨了,屁股都要摔没了。

好在路程不是特别远,忍一忍就过去了。

三人顺利回到小镇,从小饭馆取了李铭预订的饭菜回旅社吃喝,准备吃完午饭再散伙。

门窗紧闭,外面的风呼呼的叫。

怕突然停电,房间里点的是李铭带来的汽灯,比电压不稳的电灯还更明亮。

李铭吃着手扒肉,“还好回来得快,不然还真会被风沙追上。”

吃够苦头的林国振感觉没白遭罪,“幸亏有唐干事的及时提醒。”

听着外面的声响,唐干事有些纳闷,“风倒是挺大的,但是沙子好像比往常少了很多。”

当然没多少沙子!

海勃湾靠西的方向,距离火车线10千米远的沙子,大多数被李铭昨天傍晚收走了。

来的不是沙尘暴,在地上没多少流沙的情况下,大风想发飙也缺补充。

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海勃湾区域可以减轻一些风沙之苦,他也算没白忙。

李铭胡扯道:“可能来的又是龙卷风,把沙子吹去其他地方了。这里只剩一些边边角角。”

昨天突然出现的坑,经过头头们讨论后,给出的定论是龙卷风干的。

唐干事现在有些好奇龙卷风,“有一桌子的好菜,不然打开房门看看。”门缝堵住了,不然灰尘早吹进来了,门一开那就吃沙子。

林国振啃着骨头肉,“等这阵风结束了再看也来得及,先吃,先吃。”

唐干事抓了个土黄色的馒头在手,“今天午餐搞得这么丰盛。吃得太饱,等会午睡估计都睡不着。”

“要吃就吃个新鲜。晚上吃臊子面。”

这么热的地方,小饭馆没有冰库、冰箱,要是等到四五点再炖肉,肉都开始变质了,李铭才不乐意。

林国振询问道:“你们这里都是荒漠,羊肉是从外面调来的吧?”

唐干事详细说道:“这应该是杭锦旗那边来的土绵羊,有时候还会有鄂托克那边的山羊供应。”

“虽然肉食供应不多,基本保障还是有的。我们这里大多是矿场,重体力活,要是没油水,工人的身体会吃不消。”

林国振笑道:“有矿,能换肉回来吃。”

唐干事补了一句,“镇里分到的不多,大多是给矿上。”

“李副科长的高产苜蓿草要是能在我们这里大获成功,可以很好的解决缺肉的问题。”

吃饱喝足,李铭擦了擦手,“我回去后马上把草种寄过来,得抓紧时间试验,找到适合这里的种植技术。”

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周三晚上9点多,列车有些许延误。

李铭跟林国振告别了六五四物资供应站的马站长、唐干事,登上了回京城的客运列车。

运气不错,车上还有空着好些座位,两人选择坐在同一排座位上。

硬座火车票上有年月日,有车次,有起始站,有价格,有盲文,有快慢车,就是没有具体座位。

97年4月1日,统一规定了软座、硬座等各类火车票的座位号。

睡了一下午的李铭招手挥别马站长等人,继续闭目养神,等会要开大招。

哐当哐当哐当,

停停走走,一段几十公里的路程后,李铭已经超额完成了100千米的任务。

很是疲惫的他靠着窗户就睡。

他人是在行进的火车上,边上还有林国振看顾着,他可以放心休息。

等他一觉醒来,天都亮了,火车快要到包头了。

林国振一直没睡,看着行李架上的包,“不知道姚车长还在不在包头。”

李铭扭了两下脖子,搓了搓脸,“距离上次包头分开有三天时间了,肯定是跑车去了。”

他拿起保温杯,倒水漱口,很没素质的吐出窗外,还好他还有些讲究,方向有朝下。

精神抖擞的他现在挺开心的,“你要不要先睡一会?后面的路程由我来看着。”

林国振又翻出了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看会书,等会困了再睡。”

“那你慢慢看。”

李铭也不管林国振,闭目养神,处理小世界。

前面,他全神贯注的收沙石,没有精力摆放整理。

小世界里,中心位置,他之前的生活、种植区域的3.14平方千米像是在一个沙漠盆地里的绿洲。

四周的沙子太高,会让人感觉有些压抑。

他开始了整理,新收进来的石头、沙子、土壤分门别类。

沙漠里不全是沙子,越是下面石头越多,海勃湾这一带的沙漠是由西北风吹来的沙子,石头较少。

李铭把这次收进来的石头和一些沙子埋入中心半径1千米区域的最底层,地势整体抬升50米,有缓坡相连,不是直直的悬崖高台。

最中心100米宽的居住区域也就由50米增高到100米高,同样是有缓坡连接下方的种养区域。

他记得仙人的道场都是某某山,100米高也算是一座小山,等回到京城要好好庆贺一番。

外围1-10千米,在西北方向,堆积了几座互不相连的巨大沙丘。

这样子一整理,中心的居住生活区的视野就顺畅了。

之前去海里收集的土壤、在京城收集的工地土壤、这次沙漠收集的土壤,搅和搅和,填1米厚的话,能铺个10平方千米。

在东边1-10千米区域,他把这些土堆成了几堆,留着备用。

全是沙子的地基是不稳当的。

此时,他距离京城还有上千公里,没有押运任务在身,他可以一路上多多收集石头作为最底层,沙子填充其中。

他只收集铁路附近几百米范围内的石头、尾矿,不会像刚才那样时不时出大招收沙子那么累。

回京城后,他还可以慢慢收集尾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